鄂豫皖苏区时期(1927—1934)的新闻报刊述论

    胡志国

    【摘要】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种类众多、办刊成效显著,成为宣传革命真理、传播马列主义信仰的喉舌;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成为构建苏区新型文化教育事业的有效载体。在办报刊过程中,苏区新闻工作者自觉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坚持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严格政治标准,注重办刊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中国共产党;历史作用;办刊经验

    鄂豫皖苏区时期,新闻报刊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得到空前发展。以往学术界对鄂豫皖苏区的研究,新闻报刊方面比较薄弱。加强对鄂豫皖苏区时期新闻报刊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拓展对苏区史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和中共新闻事业发展的源流”[1]。

    一、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的发展概况

    从1927年到1934年,鄂豫皖苏区各级党政军及群团组织创办的各类新闻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0多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列宁报》。《列宁报》前身为中共鄂豫边特委主办的《列宁周报》,1930年创刊。1931年5月,《列宁周报》改版为《列宁报》,成为鄂豫皖中央分局机关报,4开4版,3日刊。1932年1月,《列宁报》成为中共鄂豫皖省委机关报,改为2日刊。

    《列宁报》是鄂豫皖中央分局和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重要喉舌,设有党报委员会和编辑部,分别负责党报政治和报刊业务工作。其头版刊载社论和政论性文章,旨在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设有“时事新闻”栏目,主要报道鄂豫皖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建设、红军作战等消息。

    《鄂豫皖红旗》。《鄂豫皖红旗》是中共鄂豫皖省委机关报。1932年4月创刊于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今河南新县)。该报第1版右上角是大字书写报头“红旗”两字,报头上方横排“鄂豫皖”3个字,报头下方印有“中国共产党鄂豫皖省委机关报”字样。

    《鄂豫皖红旗》是苏区宣传面广、感染力强的一份报纸。其内容丰富,编排新颖,通常第1版刊社论,第2版登新闻。它立足于鄂豫皖苏区斗争实际,主要报道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苏区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等情况。

    《红旗副刊》。该报是《鄂豫皖红旗》副刊,1932年10月创刊,其篇幅大小、纸张质量、刻印样式与《鄂豫皖红旗》基本相同。该报形制美观,设计合理,双周发行,4开2版。

    《红旗副刊》报头竖刻于报纸头版右上角,报头正上方斜排“鄂豫皖”3个字,3个字右上角印有一颗熠熠闪光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方印制1个长方形方块,里面分3行横书“中共鄂豫皖省委会出版”字样。在第1期即创刊号,登有时任中共鄂豫皖省委负责人沈泽民撰写的社论。

    《英特尔纳雄耐尔》。《英特尔纳雄耐尔》前身是1928年创刊的《血潮》,为中共鄂东特委机关报,也是鄂豫皖苏区第一份报纸。1929年上半年,《血潮》改名为《英特尔纳雄耐尔》,其后相继成为中共鄂东北、鄂豫边特委机关报。

    《英特尔纳雄耐尔》是进行党内马列主义教育和开展党外革命宣传的理论刊物。该报经常登载探讨中国革命前途的理论性文章,如《怎样才能统一中国》《土地革命》《被压迫民众的出路》《发展日常斗争,争取广大群众以准备武装暴动》等。[2]

    除上述新闻报刊外,还有中共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办的《苏维埃报》,军委主办的《战斗报》《红军报》《红色战士》,红四方面军主办的《红军周刊》《红军生活》《红军党的生活》《红军画报》《消息汇报》,团省委主办的《共产主义ABC》,少年团主办的《少年先锋报》《赤色儿童报》,总医院主办的《显微镜报》,鄂豫皖特区(省)总工会主办的《工人周报》,不定期刊行的号外《捷报》等。此外,还包括特委主办的《鄂东北通讯》《我们的路线》《工农兵》《党内生活》《红旗报》《苏维埃周报》《卢森堡》等,以及中心县委主办的报纸,如《黄冈通讯》《群众》《战斗》《火线》《红日报》《共产儿童》《火花》等。

    二、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的历史作用

    在党组织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前后发行长达7年之久,对苏区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宣传革命真理、传播马列主义信仰的喉舌

    鄂豫皖苏区发行量大的新闻报刊有《列宁报》《苏维埃报》《鄂豫皖红旗》等。除此之外,《工农兵》每期发行量在2000份以上,《红旗报》发行最多时每期达700份,《群众》每期发行600份,《火花》每期发行多则七八百份。这些新闻报刊实效性强,是苏区党组织宣传真理与信仰,传播我党革命主张的重要前沿阵地。如中共黄安县委(今湖北红安县)机关报《群众》经常登载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决议、决定、指示、通告、时事新闻及红军捷报等,它的任务是向群众及时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号召穷苦大众团结起来,通过广泛地发动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为积极发挥新闻报刊的宣传教育功能,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要求:“凡能读党报的同志必须每日阅读,不识字的同志应当组织读报班。”[3]同时对各县、区、乡苏维埃征订报纸均提出明确要求,甚至连村苏维埃也不例外。为满足广大群众的读报需求,党组织在苏区基层大力推广读报班,从而形成“村村有报纸,人人喜读报”的文化氛围。通过广泛组织读报班,极大地提高了苏区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在发行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它有力地配合了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红军,成为令敌人胆战心惊的“致命武器”。

    鄂豫皖苏区同中央苏区一样,“常常就一个战役的胜利或者一个重要事件印发捷报”[4]。这种《捷报》的特点是篇幅简明扼要,易于印刷,报道及时,在群众当中宣传鼓动效果强。如现保存于中央档案馆的《红军攻克黄安捷报四则》,先后由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军委会总政治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了红军在1931年12月23日至25日,短短3天之内攻克黄安的胜利消息,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据现存的史料来看,该类《捷报》不仅在鄂豫皖苏区广为人知,连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红色中华》也经常开辟专栏,予以大量转载,在广大苏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强烈反响。再如中共黄安县委机关报《战斗》,积极宣传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主张,号召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拿起武器,积极拥军参战,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蘇区的疯狂“围剿”,在情感上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

    (三)成为构建苏区新型文化教育事业的有效载体

    鄂豫皖苏区地处大别山区,文化教育极不发达,文盲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后,党组织广泛开展新型的文化教育事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刊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时苏区各区、乡、村普遍建立了宣傳队、工农俱乐部和工农演讲所,新闻报刊在这些群团组织之中充分发挥了纸质媒介的传递功能。宣传队经常开展演讲活动,演讲者的素材多来自苏区的时事新闻,其主要任务是传播党的思想,展示苏区新气象和歌颂红军反“围剿”的胜利等。工农俱乐部是苏区群众经常集会、接受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经常开展政治讲演、读书读报、文艺排演等形式的活动,新闻报刊自然不可或缺。

    在苏区教育方面,新闻报刊承担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以扫盲为中心任务的夜校在苏区非常普遍,几乎村村都有、人人参与。常用的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组织读报识字班,“兼学时事政策”[5];二是组织课本识字班,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平民识字课本》《工余识字课本》等,其中很多课文就直接采用当时苏区的新闻报刊。群众通过夜校学习,既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同时也通晓了红军的英勇事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可谓成效显著。据史料记载,至1932年春,鄂豫皖苏区参加类似夜校形式学习班的工农兵近60万人,为党培养了大量的干部和人才,新闻报刊参与其中,功不可没。

    三、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的办报刊经验

    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坚持党的领导和为群众服务的原则,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治路线为己任,以服务于苏区开展的对敌战争和群众政权建设为宗旨,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自觉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我党“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方针虽非确立于土地革命时期,但事实上,鄂豫皖苏区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在办报过程中已自觉践行,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鄂豫皖苏区党组织高度重视新闻报刊工作。1931年5月,在《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通知第四号——关于党报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党报乃中央分局之政治领导机关,其中所载论文尤其是社论,随时指出党可采取的策略路线,并加以解释。”[6]苏区新闻报刊大多由高级领导干部亲自创办或主编,如《群众》主编为戴季英,《红旗》主编是郑位三,《火线》主编先后为吴焕先与郑位三,《鄂豫皖红旗》《红旗副刊》主编均为成仿吾。当时苏区的高级领导人沈泽民、陈昌浩、郑位三、成仿吾等也经常在新闻报刊上撰写社论或指导性文章。

    苏区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新闻报刊的创办之中。如中共黄安县委机关报《火线》,“刊名系由当地群众改定,颇受读者欢迎”[7]。在相关机构配置上,省委和县委分别设置宣传部,区委、乡支部配备宣传委员,村党小组也有专人负责宣传。在新闻报刊队伍方面,鉴于专业人员缺乏,报务系统在各级党组织和群众之中组织了大批通讯员队伍。上述党组织或人员“须对党报负供给文章及新闻材料的责任”[8]。在新闻报刊发行方面,除赤色邮局之外,工会、妇女会、贫农团、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等群团组织,均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将刊物“散发到各地”的工作。

    (二)坚持新闻报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

    鄂豫皖苏区新闻工作者在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倡导“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鄂豫皖苏区除党报党刊、政府机关报、军队报纸外,面向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不同群体,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不同部门均有相应刊物,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如中共赤城县委(今河南商城县)机关报《红日报》虽然只有4版,但在编排上独具匠心,深受苏区军民喜爱。其第1版登载党的方针政策及重要新闻;第2版报道苏区军民战斗的情形和生产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事迹及群众踊跃参军的情景;第3版揭露敌人“会剿”苏区、残杀群众的罪行;第4版为文艺副刊,刊载革命歌谣、散文、诗歌、小品文等。再如《群众》,经常刊登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和小品剧,如《穷人过年》等,并采用当地的方言(土话)报道新闻,在群众中大受欢迎。“这些报纸的印制是不很精致,但是群众非常爱看,而且愿意出来购买”。[9]

    (三)严格政治标准,注重报刊质量

    首先,严把政治标准,注重内容质量。鄂豫皖中央分局专设党报委员会,下级党委设党报编辑部,负责审核党报党刊;同时中央分局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遵循新闻报刊的党性原则,并实行逐级负责制度。在报刊内容质量上,苏区新闻工作者始终追求卓越。如1930年11月,中共鄂豫边特委机关报《我们的路线》,因“内容不好,停止出版”[10],随后改版为《列宁周报》。但改版之后,特委仍不满意,认为其“仍不通俗,文章太长”[11],并责令其再次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其次,重视新闻报刊的印刷质量。起初大多数报刊都是土纸油印,后来为提高印刷质量,苏区相继建立了省苏维埃政府石印科、皖西北印刷厂、红日印刷厂等多个印刷机构。《鄂豫皖红旗》《列宁报》《苏维埃报》《红日报》《红旗报》《火花》先后采用石印。其后红日印刷厂经过不断摸索,于1931年夏把石印改良为木质活字排版印刷,进一步提高了印刷效果。在此背景下,苏区新闻报刊的质量不断提高,如皖西北特委机关报“《红旗报》与中央的《红旗》差不多,少而精致,很能得到群众信仰”[12]。

    总之,鄂豫皖苏区新闻报刊充分发挥了政治喉舌和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积极践行了新闻报刊所必备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品质,起到了团结群众、鼓舞人心、提高苏区军民政治觉悟的效果。其办刊历程及其经验对我国当前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为信阳市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9DS002)

    参考文献:

    [1]张品良.苏区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再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8):32.

    [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41﹒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23﹒

    [4]黄河,张之华﹒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48-49﹒

    [5]张耀纶,梁建堂,张耀宗,等﹒鄂豫皖苏区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84﹒

    [6]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23﹒

    [7]陈立明,邵天柱,罗惠兰﹒中国苏区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389﹒

    [8]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23﹒

    [9]鄂豫皖边界苏区概况[N]﹒红旗周报,1931-06-20﹒

    [10]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43﹒

    [1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92﹒

    [1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505﹒

    (作者为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党总支书记)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