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道德与法治课堂 探索有效评价新方式

    陆惠凯

    摘要:作为一位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主要从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道德与法治学科日常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日常形成性评价;评价方式

    如果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关注过程,在师生或生生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利用评价鼓励学生的学习成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发挥其强化和教育功能,这不是使教学更有效吗?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以课例研究为抓手,直面课堂教学,探索有效评价新方式。

    一、多元的评价主体

    只有评价主体多元,教师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评价。在新课程评价中,自我评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進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形成性评价中,自我评价显得更为重要。评价过程是学生自我辨认、自我澄清、自我教育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调查内容,如张家港的长江三鲜、凤凰水蜜桃、沙洲优黄等组成不同的小组,同时让学生从出勤情况、是否服从小组分配、调查态度是否积极、在小组中的作用是否突出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因为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进,而且还有利于消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多样的评价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1.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以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去调查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处理垃圾的情况、社区的活动开展等。活动前,教师给每个活动小组下发了一张小组实践活动考核表,主要从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和调查态度两个方面进行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内的互评。这样的评价并不存在着学生能力的差异,只要积极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评价

    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在学习过程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收集信息。一个小组的学生合理分工后,有学生在网上找到了很多介绍张家港的精美图片,他们还把这些图片依据自认为最佳的“张家港一日游”进行选择与安排,并让电脑制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同时又让朗诵能力强的学生配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这一小组获得了“最佳小导游”的奖章。这样的评价,必将成为学生下一次完成学习任务的最佳动力。

    三、灵活的评价方式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对生命个体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立体地进行评价。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是灵活的。

    1.观察记录

    所谓观察记录,就是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重在进行课堂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讨论、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的活动,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做出适当的评价。这种即时性评价可以是一句激励性的语言,也可以是一个热情的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颗红五角星。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2.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通过对学生的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对学生参与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教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提出问题:现在有些张家港特产正面临一些困境,让学生去进行市场调查,并提出金点子,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这一份份富有童趣的书面报告就是学生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最佳金点子”评选活动。这一评价形式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评价改革才刚刚起步,如何更合理、更科学、更能激励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及时完善。

    参考文献:

    [1]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

    [2]闫美丽.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