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金小树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习是有意识地累积知识并且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外显性学习,事实上除此以外,还有学生无意识地参与并且获得知识和发展的“内隐学习”。教育家A.S.Reber指出“内隐学习”就是学生无意识和自行获得学习环境中纷繁复杂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察觉到或者表述出所接收的知识内在规则,但过程中却自动地掌握了规则。瑞士心理学家Jean·Piaget提出真实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出自于教育者的讲授。因此,要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需要用“内隐学习”的理论引领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给初中生创造“内隐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自我的课堂权利,使得他们的学习向高效转化,语文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一、巧用教材,让阅读教学别开生面

    教师是语文课程中最为直接的参与者,要推进学科改革首先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新的课改理念倡导教学者不能只是学科的执行者,而应是学科的建设者。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使用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备受关注的问题。教材是学生接收知识的材料,是其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功练习的主要凭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资源无时不有,处处存在。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例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教师需使用好教材,而不是仅仅教课本。

    因此,教师需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树立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走近教材,着眼于学科目标,研究教材,使用教材,拓展教材,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精彩。例如《春》的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好文本设计出具有语文味和文化味的活动:模仿播音朗诵、文本比對阅读、难句解读、美段背诵、段式欣赏、描绘画面。另外还可以利用精巧的构思,设计出三个活动“知春意、感春趣、悟春情”。学生在巧妙的设计中不再被动地汲取知识,而是在活动中发现、合作和探究问题。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激励其主动地提问、思考并回答,培养了他们的思辨意识。教师不能沦为教材的奴隶,要成为教材的主人,在研究教材过程中,不但要钻研重点和难点,还要实实在在地掌握课程目标,夯实好课程内容,领悟教材精华,活用教材,就会实现课堂的精彩,让语文阅读课堂别有洞天。

    二、优设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让其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规律。在课程实践中,精心优化教学策略,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潜能,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教育策略要基于有效行为的原则,依据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身心特点,从激起其求知欲出发,尝试设计语文教学新路径。教师应该及时适应初中生的需求,明确自身的角色,开拓学习和使用的范围,变身为实践活动的开创者和指导者,将相对静态的教学激活成动态活动,发掘和释放他们的潜能,打造富有生命力、活泼有序的生态课堂。

    肖培东曾说过:“教师在读的过程,要想一想学生会读出什么内容,在学生读的基础之上,教师能读出学生不容易发现的内容吗?”因此,教师要化身课堂的总导演,设计基于学情、匹配初中生认知特点的活动形式,充分备好课,读懂、想透教学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课堂中,可以设计课本剧,让初

    中生充分参与其中,以教材为蓝本,设计表演情节,引导学生揣摩好角色的心理和动作,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在《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学时,文言文对于初中生相对枯燥乏味,可以设计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晏子、楚王、手下侍卫等,他们在角色中感知了人物性情,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在角色扮演中,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获得了可持续成长。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学内容鲜活灵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学生知识的积累是教学的灵魂。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还需把课堂当作一项艺术来创作,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打磨、规范教学内容,使得语文课堂优质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中拨云见日,深知其中真趣。例如,童话《皇帝的新装》初中生已经熟知这个故事,对于再次重复这个故事,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兴趣。笔者设计了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事内容,问题一抛出就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开始激烈地讨论,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下被引发出来,最终定格在“骗”这个字上。骗子、大臣、皇帝、群众都互相欺骗,一系列的“骗”无不揭示了虚伪、奸诈的丑陋本质。语文课堂环节需要每个语文教师花心思设计,在课前做到匠心独运,才能让学生闻得语文课堂的芬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内隐学习理论”的引领下,大胆改革,灵活巧妙使用教材,精选优设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索新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阅读、去感受、去品味,为他们“内隐学习”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挖掘其不易觉察的内部能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本文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内隐学习理论引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2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