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

    吴春颖 季燕

    

    

    【摘要】采用问卷法,通过调查283户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图书拥有量多为1~10本;亲子阅读时间不固定,阅读频率多为每周3~4次,每次多在30分钟之内;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对亲子阅读多持积极态度;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所使用的亲子阅读策略较单一;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缺乏有效外部支持。建议加大对学前流动儿童教育帮扶力度,基于社区与幼儿园开展补偿性家庭教育。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亲子阅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4-0007-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全国出现大量流动人口。〔1〕其中,学前流动儿童占比逐年攀升。学前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家长双方或一方,在家长打工所在地生活、学习的学龄前儿童。〔2〕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学前流动儿童数量占流动儿童总数的30.7%,其规模在所有学龄段中位居首位。在此背景下,关注学前流动儿童在家庭中的生存状态及其所受家庭教育状况尤为必要。有研究者指出,亲子阅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3〕它是指家长和儿童以图书为媒介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本研究拟通过问卷法调查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以期为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N市C区、G区、T区三所学前流动儿童较集中的幼儿园为样本来源地,向其中340名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发放《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3份。其中,小班儿童家长59名,中班儿童家长109名,大班儿童家长115名。学前流动儿童家长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详见表1、表2。

    2.研究方法

    参考季燕编制的《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问卷》(2006),《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含6个题项,主要调查儿童性别和年龄、家长学历和职业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含18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和3道开放式问答题,涉及家庭图书拥有量、亲子阅读时间安排、家长对亲子阅读所持态度、亲子阅读策略、亲子阅读所获取的外部支持等内容。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研究要求。

    为进一步佐证问卷调查结果,研究者选择2名学前流动儿童(个案A、B),深入其家庭实施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采用实况详录法对亲子阅读环境、时间、材料、流程等进行记录,并辅以非正式访谈。

    研究者使用SPSS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結果与分析

    1.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图书拥有量

    经分析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图书拥有量多为1~10本。由表3可知,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图书拥有量总体随儿童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对学前流动儿童家庭购书年花销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半数家庭(56.2%)购书年花销不足100元。

    2.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时间安排

    由表4可知,近半数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不会安排固定时间开展亲子阅读,半数家庭每周开展3~4次亲子阅读,每天都进行亲子阅读的家庭仅占10.6%,超过80%的家庭每次开展亲子阅读的时长在30分钟之内。

    3.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对亲子阅读所持态度

    由表5可知,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对亲子阅读持积极态度,不喜欢亲子阅读的家长占比较低。

    4.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策略

    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策略包括朗读感受、观察理解、讨论交流、故事表演、创编情节、讲做结合、随机引导等。朗读感受指由家长朗读阅读材料,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观察理解指家长指导儿童观察阅读材料,并配合讲解故事情节。讨论交流指家长与儿童就阅读材料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故事表演指家长与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创编情节指家长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儿童创编故事情节。讲做结合指家长与儿童以绘画、剪贴、泥工等方式,再现故事情节。随机引导指家长将亲子阅读经验延伸至日常生活,通过谈话活动、游戏等形式,随机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调查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所使用的亲子阅读策略较单一,观察理解(45.9%)、朗读感受(36.0%)是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常用的亲子阅读策略,即家长倾向关注儿童对阅读材料本身的理解,而创编情节(1.4%)、讲做结合(1.4%)、故事表演(1.1%)等基于阅读材料作进一步处理的策略运用率较低。

    5.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所获取的外部支持

    谈到亲子阅读所获取的外部支持,47.7%的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反映他们是基于自身实践摸索得出的经验,30.7%的家长认为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为亲子阅读提供了指导。由此可见,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缺乏有效外部支持。研究者就社区与幼儿园为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所提供的支持展开了调查。由表6、表7可知,社区以提供图书资源为主,幼儿园主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三、讨论与建议

    1.加大对学前流动儿童教育帮扶力度

    调查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图书拥有量多为1~10本,购书年花销低于100元的家庭占56.2%。这与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着子女所能获取的教育资源。〔4〕除物质投入外,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投入亲子阅读的时间也有限。参与本次调查的学前流动儿童家长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商业、服务业为主,超过60%的家长日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在家长将大量时间用于维持生计这一背景下,许多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未形成亲子阅读习惯。研究者在走访个案A时发现,A父母忙于小吃摊生意,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制作早点,晚上八点收摊。A父亲只能偶尔从手机中下载故事读给A听。可见,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随意性较大。基于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客观现实,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大对学前流动儿童教育帮扶力度。例如,政府可以划拨学前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加大对流动人口聚居区文化设施建设的财政补助等。此外,应着力改善学前流动儿童家长的生存状况,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福利保障体系。〔5〕

    2.基于社区与幼儿园开展补偿性家庭教育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对亲子阅读持积极态度。然而,梳理家长对开放式问答题的回答发现,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动机多是基于学业价值,如“亲子阅读有助于儿童识字,为将来学习做准备”“对日后学习阅读短文、写作文有帮助”等。对个案的观察和访谈佐证了这一点。此外,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在亲子阅读中所使用的策略以观察理解、朗读感受为主,侧重对阅读材料本身的理解。参与本次调查的学前流动儿童家长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所掌握的文化资本,即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素质、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通过有效途径掌握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与策略。

    研究还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所能获取的外部支持也有限。他们多租住在城市边缘地带,所在社区文化设施简陋,资源匮乏,难以为亲子阅读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就读的民办幼儿园也因经费、资源有限,无法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指导工作。例如,个案A母亲在访谈中提到,“幼儿园没为亲子阅读提供什么帮助,孩子不可以把幼儿园的书带回家读。老师有时布置识字、写字方面的作业,但很少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以社区和幼儿园为依托,引入民间资本,为学前流动儿童开展补偿性家庭教育。社区可以招募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为学前流動儿童家庭提供入户阅读指导。〔6〕社区也可以通过举办“亲子阅读周”活动、组织亲子阅读讲座等,帮助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及相关亲子阅读策略。社区还应积极与当地图书馆联系,建立图书外借流通点,或促成网络阅读平台的创建。〔7〕幼儿园则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募捐图书,设置图书室或班级图书角,并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学前流动儿童将书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体验亲子阅读的乐趣。幼儿园还可以定期邀请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来园参加家长课堂、亲子阅读沙龙等活动,向家长推荐亲子阅读书目,帮助家长理解早期阅读与识字活动的区别,并就亲子阅读开展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8〕同时,相关亲子阅读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学前流动儿童家庭获得在线阅读指导。幼儿园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定期发起线上亲子阅读活动,或建立家长交流群,实施每日阅读打卡制度等,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之间的交流,丰富亲子阅读经验。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和政策演变〔M〕//杨东平.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

    〔2〕赵润红.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8〕杨丹琴.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4〕〔5〕张生,陈丹,苏梅,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现状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7,(7):47-52.

    〔6〕张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5-79.

    〔7〕周娴.流动儿童阅读缺失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图书馆界,2014,(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