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

    崔蓉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建设性因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具体内涵、发展路径、必要性以及时代要求是本文的立足点,基于此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义。

    [关键词]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具体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其提出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进一步突出了党立足于时代发展,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时代特征的结合与相辅相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其立足于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永葆其生机与活力[1]。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相互交织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核,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创造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这一思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19世纪末,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基于当时帝国殖民扩张的具体国情,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提出了革命与时代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使得理论创新,于是出现了列宁主义,在时代特征下变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基础。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合具体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他明确提出:马克思在世时,无法预见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马克思主义应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延续性、传承性。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又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第二次”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新民主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建设性的作用[3]。

    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施的具体情况下以社会主义的内涵以及建设作为主题,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确立了时代主题,即和平与发展,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从而实现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4]。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于构建新时期政党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元素包括以下五个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拥有适应时代的先进性;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解决新的问题,对新的理论进行斟酌;三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内涵,摒弃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个别论断;四是,合理确立需要予以重视的时代课题;五是,科学、合理的分析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仅代表马克思主义在其内容上的时代化,还有其内涵的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创新,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此确保与时代步伐的一致性[5]。一个政党在保持自身先进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保理论思想的先进性;同时,一个政党想要与时代步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必须确保理论思想与时代的步伐一致。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当进一步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党在执政之后,需要对自身的执政能力予以建设,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使党进一步掌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

    第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拥有适应时代的先进性。理论实质上就是对实践的总结,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将客观事实作为依据,根据实践的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6]。

    第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具体时代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优良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各种理论创新,不同时代中马克思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也不完全相同,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发展相同步,才能够保持它强大的感召力、创造力以及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革命道路上的具体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次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发展中的具体要求

    理解马克思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具体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要基于时代特征,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也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所以具有预见性、战略性、世界性就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具体要求。

    (一)预见性

    预见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立足于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基本规律,对世界未来发展方向、趋势进行大胆、合理的预测[7]。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验总结、跟随时代潮流发展,还应当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扮演一个“引领者”的角色,对世界发展进步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二)战略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需要树立一种适应时代精神与时代主题的战略性思想,根据国内外实际状况与时代发展特征,准确掌握国际局势,提出与本国国情、时代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对外和平外交,对内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构想。这种战略思想,不仅把握了时代主题,同时反映了时代精神。

    (三)世界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摆脱地域性思维的限制,创造一种世界性的思维方式。在思考、解决时代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局限在本国国情,应当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对思维方式进行转变,不仅要准确把握本国实际发展状况,还应当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所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形成开放思维与世界眼光,在表现形式、理论内容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顺应时代特征的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今时代的具体思考

    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用,不仅要以时代发展潮流为导向,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发展道路,正确面对时代课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还应当采纳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意见,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与吸收,以此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8]。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消除主观偏见和习惯思维,对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予以合理的处理,从陈旧的体制、观念、行为中解放思想,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第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当立足于实践,必须尊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注重积累和总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在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应当树立一个战略思维与世界眼光,充分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合理借鉴、吸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拓宽和丰富马克思主义[9]。

    五、结语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以世界发展局势为基本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变化,结合人类发展的优良成果,坚持对时代的把握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够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注释]

    [1]蔡永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体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0(02):42-47.

    [2]邹谨,唐棣宣.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01):6-9.

    [3]邓剑秋.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考[J].江汉论坛,2010(05):5-10.

    [4]张国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文本研究——读《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经典论述研究》有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34-136.

    [5]罗昭义.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3-28.

    [6]肖贵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05):4-9.

    [7]董德兵.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精神实质和推进路径:一项研究议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03):45-51.

    [8]张华,肖光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04):14-19.

    [9]安启念.马克思关于“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文本依据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