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模型和工具加持思考

    郭影强

    有一个沟通模型,叫乔哈里窗口。这是我最近在一位IT精英讲解印象笔记(一款电子笔记软件,类似的还有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的课程中接触到的。该模型提出,人在沟通中借助反馈可以呈现出四个不同的认知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在这个模型帮助下,一个人可以更好地建立起结构化的自我意识。基于沟通的目的,人应该缩小别人看到而自己没有看到的盲区,适当开放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隐藏区。当然也要保护好隐私区(这一点在网络时代尤其重要)。清晰地认识各个窗口区域,有助于发展自我认知和人际互动。

    我以为乔哈里模型可以归类于思维模型。事实上人们在使用或讨论的时候,也是把它画在平面上,可视化地将其直观地呈现出来。

    这让我想起大约十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叫做《餐巾纸的背面》。脑海里留下的比较生动的画面,是在一个二维坐标系里,将事情的各影响要素用简笔符号标记出来。表达的效果,可以看到一张事情的发展走势图。作为书名的隐喻是说这一方法如此简单,使用者只需要一张餐巾纸和一支笔就可以进行。重新检索后发现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看→观察→想象→展示”的可视化思考模型。

    如此联想开去,想起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新闻分析的5W模型、事件分析的气泡和双气泡模型、左手栏、鱼骨图等。原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型如此广泛地存在。十年前曾经有幸参加武健、魏宁、陈红等老师一起做的“软工具”专题讨论,探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多地引入思维工具,往日的记忆又浮上脑海。

    纸笔和印刷时代即已发展出来的思维工具,因为纸质信息传播的限制,实际上要搜集汇总还是有相当多的困难。在电子时代,它们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如思维导图与概念地图工具软件的普遍应用。思维导图思考法的推广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就我观察到的微信公众号里,培养儿童的导图式思维方法的公益文章甚至广告文章的数量就非常多。甚至有一些人把自己叫做(思维)导图党,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震惊了。

    由思维模型发展出思维工具,由思维工具的应用而习得一种思维方法,再由这种思维方法的习得,发展出一种思维能力,甚至获得一种由技能和思维偏好带来的能力辨识的身份感,这个关系实在是很有趣的。

    南京师范大学杨欢等老师的一篇论文引介英国ELLI学习力研究的观点,提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B.J.McGettrick教授参照DNA双螺旋结构,提出学习是两条学习链的相互作用过程。一条是反映学习意愿问题的链条,包括学习的态度、价值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方面;另一条是反映学习试图达成的成果的链条,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等方面。這两条链条的互动,有助于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而促进它们互动的能量,叫做学习力。尽管此处“能量”这个概念我不太明白,但这个双链条互动,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

    构建一种模型,首先源于对某一领域问题要素和结构的观察和提取,然后一旦形成工具和模型,会帮助他人对这一领域进行更直观和深入的研究,后来者的思考得到有效的助力,研究得到有效的支持,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