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判断力批判》对席勒美学的影响

    解鹏飞

    【摘 要】康德和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美学家。席勒在借鉴吸收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美学观点,尤其是“剩余精力”说,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本文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入手,探求在席勒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康德思想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康德;席勒;自由游戏;剩余精力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223-02

    康德是世界历史上的哲学巨人,是伟大的启蒙主义理论家和美学家。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即“三个批判”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判断力批判》是“三大批判”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康德美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判断力批判》在“三大批判”中成书最晚是有原因的。本来康德头脑中构建的哲学体系不包括《判断力批判》,他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然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的认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是道德形而上学,是建立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然而,在写作过程中,他逐渐地发现,还有一个领域尚未被人研究过,即人类情感领域。康德的理念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人类的心理活动由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形式组成。认知是属于人的知识领域的,实践是属于人的意志欲望能力方面的,这都得到了考察,有待考察的是人的情感,这就是《判断力批判》所要完成的任务。

    除了关于人的哲学缺了这一块,就不完满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此前他建立的两大批判是彼此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他对于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区分,使得人只能认识现象界,物自体只能通过道德实践来把握,人的认识能力在这里显得软弱无力,而对于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而言,是不允许出现这种逻辑上的漏洞的。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中须有一个中介,能够把有知识的人逐步地引向有道德的人,通过人的知识和人的知识能力,逐步引导人意识到有自由,有执行道德律的一种能力。美既需要人的认识能力,对客体有一定的知识,又是道德的象征。判断力批判给前面两个批判搭起了一个桥梁,能够用来解释人类为什么越来越趋向于道德。人的知、情、意在这里也实现了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康德当之无愧,他对于自己哲学体系的建构直接影响了席勒。康德曾经向一位讲过批判哲学课的诗人弗里德里希·波乌德而维克说过这样一段话:

    “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我总是渴望找到具有创造与知性的创概念相适应的那种生动图景的能力的诗人,但我并不指望这一点,因为他在确定概念方面的那种小学生般的准确性同想象力所提供的出色的通俗性结合起来的,才能是极其罕见的,以致不能很快就碰到它。”

    这些话用在席勒的身上更为合适,席勒接触康德的著作后,立刻成了康德的崇拜者、康德思想的普及者和继承者。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正如作者所承认的“是奠定在康德的原则之上的”。康德读完了这部著作,称它是“杰出的”。

    席勒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状态(感性的人)、审美状态(审美的人)、道德状态(理性的人)。美不仅是使人上升到理性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唯一的條件。“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显然在席勒这里,美不仅仅是桥梁和中介,她穿上了庄严的黑袍,扮演起了救世主的角色,这可以说是部分地发展了康德的思想。席勒认为,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人同时具有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人的完整性在于他的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和谐能力。由于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的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完整性的丧失,只有美才能够使人成为自身完美的整体。美既对感性的人,也对精神的人发挥着协调功能,“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世界”。

    席勒弥补人性分裂,把拯救世界的神圣任务交给了艺术去完成,因为艺术作为美的体现,其本质是自由活动(Freie T?tigkeit)与游戏(Spiele)。“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能自由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他的游戏概念来自康德。康德认为艺术的精髓是自由,在这一点上,艺术和游戏是相同的。

    康德认为,在某些领域里我们运用我们的认识能力,但不是用来认识,而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情感。比如发展审美和艺术也要靠认识能力,但这些认识能力不是用来认识,而是用来满足我们对自由活动的要求。在审美和创造的时候,我们的认识能力处于一种自由活动中,我们从中得到满足,获得愉快的情感。在这种满足中,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自由的。康德把审美判断力归诸反思性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的特点是,我们完整地关照审美对象,而不是关照审美对象的某个部分,对它进行判断。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完全掌握所能感触到的所有感性特性,力求触碰到人们主观中的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在关注对象的感性特征时,我们的种种认知能力互相之间在自由地进行协调活动。换言之,人的理性、知性、观察、创新、适应、想象等能力,在审美的时候,相互协调,处于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游戏之中,而这种自由游戏是随性的。

    在康德“美的分析”之质的契机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审美判断力的上述特点。从质的契机推得美的说明:“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对象就叫作美”。审美的性质应该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不是为了一个具体的目的,但它具有主观合目的性。只有抱着游戏的心态去欣赏,才是真正审美的态度。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一个饥肠辘辘的穷人对最美的风景也无动于衷,一个贩卖矿物的商人对再美丽的矿物,也只看到它的交换价值。因为他们抱的不是审美的态度、游戏的态度。

    席勒把康德的“自由游戏”借过来,又加进去剩余精力的概念。他写道:“当狮子不受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昆虫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太阳光下飞来飞去。当然在鸟儿的悦耳的鸣啭中我们是听不到欲望的呼声的。毫无疑义,在这种运动中是有自由的,但这不是摆脱了一般需要的自由,而只是摆脱了某种外在需求的自由。当缺乏是动物活动的推动力时,动物是在工作。当精力的充沛是它活动的推动力,盈余的生命力在刺激它活动时,动物就是在游戏。”这一理论把“自由游戏”引向了亚里士多德的“余力说”,其目的是说明艺术在人类各种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揭示艺术的特征。

    席勒的游戏概念目的是建构自己的艺术理论,进而通过美育途径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康德的“自由游戏”的目的是考察人的情感领域,进而完善自己的哲学体系,二人志趣不同而已。我们不能奢望康德在美学领域的成就,达到他在哲学领域的高度。因为康德对于美学的研究,是从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个角度出发的,不是对艺术本身感兴趣,更不是对美学理论感兴趣,而是服务于哲学的研究。尽管出于这样的动机,但其美学思想论述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关于美学不涉及利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对席勒美学影响是巨大。我们也不能忽视康德研究美学的方法对希勒美学的影响。康德在基本的哲学问题视角下,讨论人们审美活动的特性。换言之,就是在哲学的框架下,在探讨道德、认知、情感和功用的关系过程中,审视关于美之为美的问题,将美学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也深深影响了希勒的美学思想。

    总之,希勒在构建自己的美学体系过程中,积极吸收康德哲学思想,继承康德美学学说和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艺术与美育,建立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奠定了自己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凌继尧著,《西方美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衍柱著,《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