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文言文教学

    田昭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如何理解与分析文言文是学习的难点问题。文言文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通过單一的讲解与背诵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硬性知识点,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无法掌握分析与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低,引导学生从晦涩的文言文中了解文章大意。为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化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的叙事方式、用词特点、句型句式等与当代语言有较大差别,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因理解上的差异而难以对其产生兴趣,甚至会抵触文言文的学习。这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教师应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改变古板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在学生并不了解文章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经历的情况下开始向学生讲解文章大意、进行字词的解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只能局限在字词理解之上,难以对其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从晦涩的文言文字表面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例如,教师在进行《咏雪》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冬日雪花飘落的景象,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雪花的形态。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见解抒发出来。经过铺垫,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咏雪》这一文章所描述的时代背景为东晋时期,并向学生简要介绍文中出现的人物。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风流人物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时期产生兴趣,进而对深入学习文章产生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逐渐被激发出来,文言文也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工具。

    二、情境化教学

    文言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意境,白话文或许能将这些意境解释出来,却难以还原其悠远的意味,而文言文的风骨正体现在情境上。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因其视野、阅读量、理解能力的偏差而难以准确把握文中意境。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应运用情景化教学策略,来带领学生感悟文言文中所体现的文字的魅力、深远的意境。

    例如,教师在开展《桃花源记》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系列描写中感受渔夫在“忘路之远近”之际忽逢桃花源的惊喜与视觉上的冲击,如此世外桃源,没有尘世羁绊,引人入胜。为了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桃花源的悠远意境,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桃花源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以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本文的理解更进一步,逐渐学会从其故事性的引入、具有神秘色彩的叙述中体会作者的社会理想及忧国忧民的愁思。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考的大环境下,文言文教学过于注重开发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对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改进时,也应当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反思。为了提高学生了解文言文知识的兴趣,教师不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对话、朗诵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知识体系。

    以文言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教师在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对话,通过分析模仿,体会邹忌的言语智慧。而在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朗诵展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注意不同词语的语气轻重,从而体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具体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三峡》这种景物描写类的文章,除了可以让学生阅读感受文字的美感外,教师还可以专门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文章以及相关的视频等。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到文字盛宴,更能享受到视觉盛宴。借助已有的文章以及描述三峡风光的图片,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之“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窄”。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文言文描述的种种景象,在学习时就不会感到枯燥。

    文言文是中考考察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及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准确分析文言文中的意象及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应从学生兴趣入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文言文基础训练。为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化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合理调整教学环节,切实促进学生文言文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北校区(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