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光明村乡村振兴现状与发展路径调研

    冯咏?陈宣霖?李林義

    

    

    本文以乡村振兴“大理样板”漾濞县光明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研及文献收集等方式,针对光明村的乡村振兴发展现状、村民参与方式、村民经济感知等方面开展实地调研,分析了光明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及发展成效,总结了光明村“党支部+公司+农户”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以乡村的环境肌理为依托,整合乡村的生产产业、乡村居所、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元素,通过开展观光游览、农业体验、文化休闲、乡村度假等,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村容村貌、推动文化传承、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村和产业概况

    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位于大理苍山西坡腹地,距大理市33公里,县城20公里,海拔在1600至2200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森林覆盖率达75%,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光明村属于山区、半山区,所以耕地大多以园地、林地为主,核桃种植成为支柱产业。

    光明村核桃是漾濞县核桃的典型代表,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村里立足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全村现有泡核桃62250株,占地2万多亩,村中最古老的核桃树已长达1165年的树龄,独具“万亩核桃生态园”风光,形成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的乡村特色,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乡村旅游发展特色

    光明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与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紧扣农业生态旅游,结合核桃文化、民族文化及生态保护观念合理组织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积极发展具有科考、探险、康体游乐、观光度假、农家乐休闲、民俗体验等多功能的特色生态旅游,打造“苍山上的生态,古树下的村寨”的形象,乡村旅游产品与项目不断丰富完善。

    光明村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一是民族歌舞体验,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篝火晚会,让游客参与进来;二是乡村生活体验游,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求新、求特、求变的消费心理;三是四季花园景观,随着每个季节的变化花园里百花争鸣;四是特色民居旅游,云上叁拾叁间堂,配有餐厅、无边泳池等休闲娱乐项目,坐落于苍山西坡白云深处的万亩核桃林里,紧临云上之恋主题花园与四季花园,环境静谧清幽又不乏游玩乐趣,适合休闲度假。

    三、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一)乡村品牌荣誉多

    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光明村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使得光明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宜居乡村,并获得了中国最美田园、国家级生态旅游文化村、云南省旅游特色村、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遗产地、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绿色小康村等殊荣,是漾濞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点区域。

    (二)村民参与度高

    通过问卷调查,光明村的村民对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较高,60.78%的村民参与方式是自己或者亲人在休闲农业园区或企业工作,35.29%的村民工作与休闲农业相关,3.92%的村民参与了光明村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决策。

    (三)村民满意度高

    调查得知,88.23%的居民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自己家关系密切,对于光明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都是持支持态度的,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促进本地经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本地农特产品销售,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提升乡村土地价值,让大部分村民受益。

    四、乡村振兴做法及经验

    (一)党委领导、政府主抓

    漾濞县、苍山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光明村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力、公司为主、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确保部门职责到位、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在政府招商引资下,成立了“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大理苍山石门关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在政府的统筹下,光明村迎来了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客源市场逐步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仅2018年全村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增收达300多万元。政府还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交通、停车、景观公厕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人均环境和乡村风貌。充分发挥党员户的示范引领,改造提升民居风貌、庭院绿化、民族文化等,建设“开放式”农家小院,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院子入景”工程,让每家每户的院子都成为景观,打造美丽乡村。

    (二)公司带动、经营管理

    光明村位于大理苍山AAAA级风景名胜区石门关核心景区旁,石门关公司投资1亿元,充分利用核桃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环境和核桃文化,以树为神,以水为魂,将光明村打造成为一个核桃生态旅游村。由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采取农户的农业生产用地、宅基地或林地,实現农户定期股权分红;采取土地流转或承包给石门关公司,实现土地增值,能够实现企业、村民的利益共享,积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旅游服务等,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

    公司以云上村庄景区为龙头带动,为满足游客的乡村放松、生态休闲、农业体验、美食文化等消费需求,打造了核桃神树、核桃广场、神秘图腾园、文化展示馆、民族游戏场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游览时间,加强景观、设施管理,做特、做大、做强核桃生态旅游村。

    (三)村民参与,共建共享

    旅游入村,让百姓在家门口务工创业。依托公司,优先解决本地剩余劳动力的稳定就业问题。目前,光明村已有75人到云上村庄公司、石门关旅游集团公司务工,从事绿化、保洁、保安等工作,每月收入最低1350元,最高1万多元。此外,村民与石门关公司进行股份合作,已流转、出租土地150余亩,农户收入达400多万元。

    光明村成立了农家乐协会,涌现出“农家乐”经营带头人20户,引导村民开办了19家农家乐,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还入股了景漾别院、桃花山庄等民宿项目,提供乡村住宿设施。农户还利用农田,开辟生态蔬菜瓜果园,围绕蔬菜瓜果观光、休闲、采摘、加工、体验等主题,增强休闲农业的体验性,丰富游客的参与方式,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了乡村旅游的村民共建共享。

    短短两年的时间,光明村的乡村风貌和农民收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桃树变身摇钱树,田园变身花园,农房变身客栈,农民变身员工/老板,传统乡村变身美丽乡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让企业落实乡村旅游经营,村民们走上了多产业致富的道路,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光明。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市永川区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决策咨询课题《永川区休闲农业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ckx.20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