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殊群体知识服务调查与研究

    孙小平 韩春霞

    

    

    

    摘 要:本文以江苏特殊困难群体数据为基础,简要分析社区特殊群体所需知识服务的类型,探讨信息环境下社区特殊群体在获取知识服务时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大学图书馆服务特殊群体策略方案。

    关键词:图书馆; 特殊群体; 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98-00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个都不能少。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我们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更是精神文化的极大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殊群体对知识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高校图书馆有义务关注那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致力维护特殊群体获取知识文化资源的相关权益,增加文化服务,增强文化自信。

    1.社区特殊群体与知识服务的目标定位

    1.1本文所指的社区特殊群体主要包括长期在社区居住,受自身经济条件、身体条件、社会地位限制,在社会活动、文化教育等活动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如各类型残疾人、文盲、老人儿童、部分妇女、下岗失业人员等。这类群体由于身体、经济、文化等条件劣势而处于社会边缘地带,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经济贫困、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缺乏改善提升的路径和方法[1]。扶贫先扶志,有志需有知。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各级政府、各级残联组织开展了各种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绝对贫困和文盲问题。但是社区特殊群体因为身体、经济等原因,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技能缺乏。因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社区特殊群体知识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是当前知识服务的重点。

    1.2社区特殊群体知识服务的目标定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2]。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等院校有义务,也有能力,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帮扶,职业技能培训,为社区中所有有能力和有意愿接受知识服务的群体开展全纳性的社区教育,满足社区有特殊需要群体的文化教育需要,提升社区特殊群体的知识水平,提高群众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社会生活、工作就业能力。课题组以江苏省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将特殊群体按自然属性、经济条件等属性进行细分,分析不同细分群体特征,确定不同的知识服务方式方法,精准帮扶,将高校各部门的文化、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资源推送给社区特殊群体,为提升社区特殊群体自觉发展能力打好文化、信息技术基础。

    2.知识服务需求维度与需求障碍分析

    2.1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江苏统计年鉴(2019年)显示江苏省各类特殊群体不少于300万人(见表1)[3]。课题组在调查分析后将社区特殊群体的知识服务需求分成职业技术需求型、文化娱乐需求型二个维度。职业技术需求型特殊人群,主要指有经济条件较差,缺乏实用劳动技能改变现状的人群。主要由城市文盲、城镇失业人员、部分残疾人、部分低保人员组成。客观上他们受制于身体自然条件、知识文化水平、个人能力、就业市场等限制,希望获得高校知识援助,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和实用职业技能。文化娱乐需求型主要是有一定经济收入,但受身体等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自身精神文化教育方面需求的人群。如离退休老人、部分残疾人、文盲等,希望获得高校提供合适自身条件的文化娱乐类服务。

    2.2在区分知识服务需求二维划分后,为开展精准帮扶,课题组依据客观因素对特殊群体信息需求的障碍进行分类。

    (1)生理性障碍。主要是指社区中的残疾人、因病因伤行为受限人员、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等人群。受生理条件限制,这部分人群出门难、行为难,与外界的沟通少,生活单调乏味[4]。这类人群急需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在满足基本生活、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开展知识服务。2019年课题组对江苏省家庭无障碍改造情况数据进行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30%的家庭完成了无障碍改造,97.7%的家庭尚未改造。其中有无障碍改造需求人数约20万人,根据不同生理条件限制对无障碍改造需求也不尽相同(见表2)。

    表2江苏无障碍改造需求比例表

    (2)知识性障碍。主要是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未成年人、残疾人、入城务工人员、文盲、老年人等。在经过多年扫盲帮扶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目前知识性障碍主要是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障碍,无法独立使用电脑、手机、平板完成信息检索、信息学习、信息应用等。如不会使用电脑上网,不会使用手机完成电子支付,比较极端性的障碍,如疫情期间因为无健康码导致乘车、看病被拒等影响正常生活的障碍[5]。

    (3)经济性障碍。主要指特殊群体的经济收入较低,从而影响了这部分人群购买服务的能力有限。如缺乏开展网络必需的基本设备等。比较典型例子如疫情期间个别地区学生没有手机、网络等无法正常上网学习等。

    (4)社会性障碍。江苏地处平原,交通便利,除个地区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少,而社会性障碍对特殊群体的影响比较大。课题组社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为样本进行社会性障碍分析(见表3)。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约有3/4的江苏社区残疾人未参与文体活动,而不参加的主要原因除去没做说明的其他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活动不合适、场所限制、无组织指导等。课题组调查还显示组织文体活动的社区比未组织文体活动的社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的参与比例高出11.04%。可见社会环境对社区特殊人群文化知识服务有较大影响。

    3.对策建议

    社会服务功能是高校三大功能之一,高校图书馆也应将社区知识服务作为本职工作。社区特殊群体处于社会低层,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现代信息化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社区特殊群体信息需求的具体障碍和具体需求,采用精準有效的帮扶措施开展服务。

    3.1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承接各级政府委托任务。发挥高校智库作用,自觉将高校知识服务纳入到政府扶贫攻坚和2035发展规划中,积极承担各级政府委托的教育培训任务。如教育部、国家语委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妇儿工委的残疾妇女扫盲工作,中国残联的手语盲文培训工作,民政部社会保障工作等等都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切实发挥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承担政府委托的各项工作。

    3.2发挥自身功能,精准组织开展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有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如有温馨舒适的学习场馆、完备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优秀的各科辅导老师、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等。高校图书馆要综合考虑各类特殊群体的困难和目标,制定适合不同障碍、不同需求的具体知识服务措施,发挥自身功能,统筹规划稳步实施,为社区特殊群体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经常性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提高活动适应性和吸引力,精准开展知识服务。如对生理性障碍的残疾群体开展上门服务或开放网络教程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技能。对知识性障碍的群体开展实用信息技术培训和组织团体性的无障碍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活动,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

    3.3广泛联合社会各界,积极发挥各方面力量。积极发挥图书馆对学校和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高校各院系、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社区特殊群体的知识服务。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优秀、实用型的信息技术服务。搭建平台网络,鼓励和吸引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特殊群体知识服务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型社区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126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图书馆+”社区教育体系重构研究,课题编号:D/2018/01/3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洪,叶婧文.特殊群体及其所需档案信息服务研究[J]云南档案,2015(12):54-56

    [2]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19-02-23

    [3]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4]陆宁,戚利莉.无障碍图书馆阅读环境规范性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01):52-55+87

    [5]新浪.大连地铁回应老人无健康码乘车受阻:方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