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顺学而导”的方法

    邵海波

    在“以学定教”理念的驱动下,学生的“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有些语文课,看到不同学生轮流到讲台上展示预习结果,然后集体鼓掌,最后教师肯定表扬,如此反复,直到下课。课堂很热闹,学生也很活跃,但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样的课堂重形式而轻内容,缺失了语文的味道,学生的素养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与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点出入。所以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要有效,教师的“导”仍是重头戏。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教师不像过去那样一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运用自身的语文素养及教育智慧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不着痕迹地向文本最本真的目标靠近,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性。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该在何时“导”,该怎样“导”呢?在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三个铁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会了才有兴趣”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创设“导”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捕捉“导”的时机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导”的深度来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一、创设“导”的情境——激趣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动力、强化和调节。创设“导”的情境,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必然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特级教师吴丹青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引导学生概括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课前活动:播放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猜调》。教师教学生及听课的教师唱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师(幻灯展示云南地图):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歌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都是靠经验丰富的歌手以传歌的方式,把各种知识、历史文化传授给本民族的群众。据说在解放前,有一个傈僳族人居住的地方,打官司的时候,被告、原告都是用歌声来申诉自己的理由,裁决人也是唱着歌来判定输赢的。所以一个高明的歌手,在他们的本民族中,非常受到别人的尊重。今天,我们就跟着一代大师沈从文走进《云南的歌会》。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写了几种场合的歌会?

    生:三种。

    师:那么刚才课前我和同学们一起唱的这首歌(展示《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词),适合在哪个场合唱?请结合课文内容说。

    而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引导学生概括三个场合是这样设计的。

    师:今天我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幻灯片播放视频,以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为背景,视频播放课文内容所反映的图片。)

    师:看了课文,你觉得云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生:风景美丽的。

    生:民风淳朴的。

    生:充满生命力的。

    师:很好,课题为《云南的歌会》,那么文中哪些场合的歌会,让你感受到云南的风景美丽,民风淳朴,充满生命力呢?

    吴老师的问题抛出以后,学生回答的兴趣很高,甚至有了不小的争论,课堂在一开始就出现了高潮。而笔者的问题一出,学生的反应不够积极。在引导的时候,我们借助了云南的歌曲,筆者用歌曲只是作为背景而已,吴老师则是先教学生唱歌,放松了学生的心情,再请同学根据歌词来思考这首歌适合在哪个场合唱,创设了导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潜入文本,根据文中相应的词句来进行判断。因为创设了合适的情境,学生有了初步的体会,有了阅读文本、思考问题的兴趣。另外,在《落日的幻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时出示朝阳与落日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辨别朝阳与落日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辨别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落日的特点,带着思考阅读文本,从中得到证实。在《香菱学诗》的教学中,探究“香菱为何要痴迷学诗”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叹香菱》的洞箫曲为背景,用幻灯片介绍香菱的身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二、捕捉“导”的时机——激思

    余文森教授曾强调指出:“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是学生思想碰撞的首席顾问,而不是“讲师”。所以,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生成点,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补充、驳斥,让每位同学在倾听、评价、较量的互动中获得启发,完善自己的观点,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要及时以追问等形式将话题引向深入。

    有教师在执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三)》中“晨兴理荒秽”这一句时,是这样处理的:

    生:我觉得“晨兴理荒秽”中的“理”用得非常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荒秽”就是杂草嘛。一般农民除杂草都是用“割”或者用“拔”。而这里特别与众不同,用了个“理”字。

    师:那么大家能说说这个“理”好在哪里?或者把诗句改成“晨兴拔荒秽”好吗?

    生:不好,“拔”字好像太野蛮了,陶渊明是个诗人,不太符合他的身份。

    生2:“理”字一般是女孩子理头发,非常仔细,慢条斯理。作者是个诗人,做事情非常仔细。

    师:可是对待杂草,为什么要这么温柔呢?这样一温柔就没收成啦!

    生:因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嘛。他不在乎收成好不好,只希望这样的生活不违背自己自由自在、不随波逐流的意愿就好了。

    师:对!“理”字更体现了陶渊明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享受田园生活的过程!

    看似平淡的一个“理”字,抓住契机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而学生对它的独到见解擦出了师生间的思想火花,真是从平淡之处见精神。当然,学生对于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感兴趣,也不是一开始就不感兴趣,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有意识为学生的思考问题铺好道路,还要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适时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跟着提升起来了,学生的思维力度也得以提升。

    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情节”导入。在交流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发疯时范进的夸张表现,笔者就抓住了“噫!好了!我中了!”这一句,先让学生体会范进中举时的心理;然后通过阅读文本,筛选品读“好了”的具体表现,感受范进的可笑可怜之处;最后结合资料,让学生思考“中了”是否真的好了,体会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理解作者救世醒世的苦衷。捕捉学生回答过程中的生成点,结合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本深处,加强学生思维的力度。

    三、关注“导”的深度——激疑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全放任学生让其自己学习,这样的教学想必是低效,而如果教师一言堂地“导”“讲”,教学效果肯定也高不了。教师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给予点拨、引导,才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才能让课堂变得灵动,有实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如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所说的“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教师应当在巡视中发现学习有困难、观点有争议的地方,做学生的指导者,参与他们的讨论,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他们互相启发,发表自己的看法,收获成果。

    如笔者执教《落日的幻觉》,在分析落日产生幻觉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到了这句话,“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以下是当时的实录:

    师:作者这样解释你能理解吗?

    生笑着摇头,没有回答。

    师:那你为什么找到了这个句子呢?是哪些词语给了你提示。

    生:“由于,所以,再加上”。

    师:很好,当我们阅读说明文碰到无法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可以抓住关联词,把长句分成几个短句。这位同学,你是否能结合这三个关联词,试着概括这里的原因。

    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弯曲,所以光线减速,再加上地球影子,所以有蓝灰色暗弧。

    师: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个句子都没问题了吧。

    生(齐):没问题了。

    师:老师有问题了,这里的“其距离远大于高层”中的“其距离”是什么距离?

    学生先是沉默,然后开始小声议论,笔者连续叫了几位都说不出来,大家感到非常困惑,课堂遇到了瓶颈。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学生的讨论还是没有结果。笔者提醒学生是否可以把文字描述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一位学生板书,其余同学补充纠正,经过近八分钟的思考讨论交流,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對这个环节的处理,教研员蒋老师这样说,执教老师很有耐心,对“其距离”具体指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花时长达八分多钟,这是很多老教师都难以做到的。一般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进行解说。但是,我们知道,说明文指代意义的考法在中考中有要求,而这个问题又恰恰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就应该大胆地花时间进行研读,这正是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与指导中不断提升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顺学而导,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不是用简单的追问来增加学生回答时的压力,而是要创设合适的情景,抓住合适的时机,关注学生回答的深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力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学而导,让教师重新回归缺失已久的本色,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3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