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日前读到郑曦原编的《帝国的回忆: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年版),发现其中有孙中山关于海外借款的三封信函的全译文本。经与《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相对照,其中的第二封信的下半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而第一封、第二封的上半部分的语意基本相同,但在文体上有
○冯培兰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41题,是一道体现综合科目考试要求的试题。该题是这样设计的: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区之一。以下各国反映了殖民地的历史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三幅地图是:图10,17—18世纪非洲形势图;图11,20世纪初非洲形势图;图12,
○殷俊一、试卷呈现的特点1蓖怀鲎ㄌ庑浴J跃碇械冖窬9个专题,第Ⅱ卷6个专题,共15个专题。命题更“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对于一个个专题来说,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从这些专题的内部构成看:第Ⅰ卷中除第一个专题里只有两小题外,其他
○赵利剑1992年6月15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奥克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讲演时提到:“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则是苏联的解体。以美苏对抗为标志的两极结构随之终结,国际上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各种力量开始了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进入向多极化发展的转折时期。”这是
○张坪历史研讨课,是历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课型。或者说,它是学生自觉、主动地深化和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历史思维的教学方式。其基本过程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设置课题,课前个体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课上集体研讨历史问题。这种研讨课的规
○朱煜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有开设研究生课程班、组织教师岗位进修和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等等。这些培训活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历史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它们一般都采用学历培训的课堂授课形式,注重知识传授,没有真正将着眼点转向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上来。
○骆宝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19日至21日在洪秀全、洪仁偷墓氏绻阒菔谢ǘ记举行。与会有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学者78人,提交论文60余篇。本次研讨会以太平天国与中西文化为主题。学者们的论文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以下问题。一、关于太平天国的性质
○张爱民在美国外交政策史上有许多以总统名字命名的“主义”,诸如“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卡特主义”、“里根主义”等。顾名思义,这些外交方针的主要设计者应该是这些总统们。但“门罗主义”(“门罗宣言”的另一种称谓)的主要思想来源却不是门罗总统,而是他的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
○傅建成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同宗同族人构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在传统中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成为封建制度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剧烈变迁,宗族这一地方势力,越来越明显地呈现
○何孝荣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越南历史上处于黎朝(1428—1789年)后期、西山朝(1786—1802年)、阮朝(1802—1945年)前期阶段。其间,中国与越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继续在越南传播。一、中国各项制度的移植和模仿中国是东亚首屈一指的文明古国,各项制度的起源和发达大大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