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内涵,专业发展,成长路径[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16-06有好的历史教师,才会有好的历史教育。但是,好的历史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好的历史教师又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才能让大批的历史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在整个社会对教

[关键词]全球史,明朝灭亡,17世纪危机,气候变化,全球化[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06-10一、“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在17世纪中叶的中国,发生了世界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总兵力不到20万人的清朝八旗兵,从半蛮荒的东北地区挥戈南下,

[关键词]十四年抗战,八年抗战,抗日战争[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03-03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

郑宇明[关键词]全国卷,历史论证题,考查特点,能力要求发现问题与形成觀点不仅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近几年全国卷历史论证题着力考查的基本能力。发现问题是形成观点的重要前提,形成观点是对所发现问题进行意义建构和认识提升的结果,二者不能严格分割开来。从2013年以来的

魏飞[关键词]《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袁世凯,阅读,教师专业成长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指导,其新成果是推动历史教学变革的重要动力。中学老师虽有心关注史学研究进展以提升专业素养,但由于时间、条件所限,对繁多而分散的学术文章、专著,往往无所适从。因此,集大成式的展示史学研

孙凯[关键词]董仲舒,汉武帝,仕途,未受重用,儒法并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记述了董仲舒在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时,上《天人三策》,受到重用。这个说法值得讨论,如果说董仲舒的对策、主张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接受,疑义不大;如果说是董仲舒本人因此受到

刘显斌[关键词]人文主义,天主教异端,乐观化,世俗化,功利性欧洲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是不是天主教异端?在这个问题的界定上,存在着几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个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在1808年首创,后来沃伊格在1859年

刘金军[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近代社会变迁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但要将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

戴晓萍[关键词]詹天佑,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育人,历史核心素养接到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的通知,在2016年安阳年会上浙江省需要出一节名师示范课,既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地”,又能让大家感受到浙江省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推动下的课堂变化。于是,我找到磐安

申屠兴山[关键词]詹天佑,立德树人,育人本位本课围绕主题“人字是如何打造的”展开探讨,从接地气的甲骨文的“人”字引入,以“人字形线路是如何打造的”开篇,再上升为“伟人詹天佑是如何打造的”,最后落脚点在“我们(师生)该如何打造人字”。全课以“人”字贯穿,把伟人放在时代中来讲述、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