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①培育核心素养就是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核心素养并非“离人”的教育,而是“合人”的教育。在合人教育中,一是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依据历史学科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求真是历史学和文学、哲学、宗教、神话等之根本的区别”。①“求真”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并无争议,但是何谓求真,求的“真”究竟是怎样的“真”,历史教学如何求真,却是一个不能不辩的重大问题。一、求真是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的对话
赵剑峰邓通“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知识,也是课堂教学和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内容。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有两种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权组织形式”。①我们平时为了方便学生记
“抗日战争”一课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历史,基本上根据教材就能够完成知识梳理,对于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的认识也比较到位。研读教育部正在修订的新版的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把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其中包
近年来,“教学立意”这一话题颇受关注。对相关文章细加研读后,获益颇多的同时,笔者也深感困惑:教学立意到底指什么?一、追问教学内容背后的教育价值是教学立意的本义什么是教学立意?众说纷纭。下表将主要观点作了梳理。表中定义,有的是从立意的作用入手,如灵魂说、意图说;有的是从立意
自媒体披露正在研制的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按“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体系的消息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便成为一个热词在历史教学界迅速流行起来。对此问题的学术性讨论也随之展开,且持续升温。权威专家和同行的阐释、辨析和说明给笔者很多启发。与此同时,也造
陈志刚陈彦均历史学科素养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适应其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思维品质、学科关键技能和历史意识等的集合。它不是学科各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融入学生主体精神的综合运用能力。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 大格局,历史通感,精细化,历史辨析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19-0003-06从“三维”到“素养”,不外乎新语境下目标诉求的调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有超越的张力和活力,更需要有矜持的定力和坚守。本文所谈的“大格局与精细化”,是我们多年践行
由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历史教学编辑部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本着“公正、公平、从严(宁缺毋滥)、匿名”的原则,经过了认真、严格的初评和复评,从征集到的2016年义务教育历史教学设计优秀作品中评选出获奖作品33件,现予公布:endprint
陈明辉+杜海军笔者近来听的一节以问题导学为主题的历史公开课,是必修一的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堂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各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围绕的问题是“思考为什么说美苏冷战是二战后的客观必然趋势”。坦白地说,笔者一听到这个导学问题,很吃一惊,这个命题真的成立吗?课后,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