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人教版必修三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和第四课分别是“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其叙述逻辑是君权专制的加强以及政府吏治的败坏,致使宋明理学日趋僵化,再加上明清之际民族矛盾的激化,民间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和市民工商业者的推动,时人对理学展开了多层

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历史认识又包含三个层次:考实性认识、规律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①要形成这些认识,须基于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依据史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客观理解,并对此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故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

在我国,历史意识是一个内涵模糊而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尽管与“历史意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①但其的专门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对于历史教育研究者来说,历史意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研究对象,因为历史学习过程的决定性要素是学习者的动机和能力,把握学习者的理解水平、方式、相关因素

自从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来,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成绩显著,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自主学习的愿望。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综

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目前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知识取向,一种是能力取向。知识取向的历史教学把历史书中写的内容当做确定无疑的历史事实,通过老师的系统讲授传递给学生,以达传承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等目的。能力取向的历史教学认为书中写的内容是历史学家探究历

2001年6月,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方案,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概念引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之前的历史学科从此转变为历史课程。十多年过去了,课程观虽被引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领域,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分析历史学科的中

SOLO即“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分类理论的优势就在于把人的思维结构分成了若干个层次,从而能够使其运用到考试测量当中。SOLO分类理论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将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区分开。因为即

王德民++赵玉洁时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各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改革目标,并要求“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历史教学界为贯彻此要求,相继

历史文本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15年前,笔者提出,历史学科能力结构中,历史思维能力是核心,阅读能力、阐述能力和评价能力是其具体表现。①现在看起来,当时的研究不够细致,与欧美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比较,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解还有很多欠缺。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5~12年级)

卢晓华[关键词]口述史,斯大林模式,教材[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66-07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评价,人民版教材的观点是:“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快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