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悲剧原因探析

    王宇

    摘要:诸葛亮悲剧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最震撼人心的悲剧。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殊遇,先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后是倾力于风雨飘摇之中,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毕生夙愿,终究不能逃脱悲剧结局。其悲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不合理;其次是刘备集团的兵力部署存在失误;再次是刘备集团没有真正实现“人和”;最后是《隆中对》在执行中的修改更不合理。诸葛亮悲剧,令人荡气回肠、感叹垂涕、千古遗憾!

    关键词:诸葛亮;悲剧;《隆中对》;兵力部署;“人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55-02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悲剧的原因总结为“不得其时”,这正是因为他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路酿成的。诸葛亮的才干固堪与古代著名贤臣伊尹、姜尚并驾齐驱,而远在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张良之上,真可谓古今罕有其匹。罗贯中以强烈地爱憎偏向蜀汉,但却无法改变历史,只能是深情地缅怀和颂扬诸葛亮,对于他流露出深深地惋惜和惆怅。所以,罗贯中塑造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时,便把他置于“天时”和“人事”的对立冲突当中,暗示了他必然失败的结局。诸葛亮认识到蜀汉的劣势,乃至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的命运,但他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殊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使他独自一人承担着苦难和厄运,最后却抱憾而死,这是他悲剧原因最主要的表现。我们依据《三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的描述,客观地分析一下造成诸葛亮悲剧的原因。

    一、《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不合理

    刘备“三顾茅庐”,直到第三次才得以相见。诸葛亮与刘备在茅庐之中一见面就进行了一场事关兴复汉室、成就大业的隆中对话,这就是被无数文人政客津津乐道的“千古一策”,即《隆中对》。后世多认为《隆中对》是刘备集团的唯一图存之策,但最终没有实现其目标,埋下了诸葛亮悲剧失败的种子。《隆中对》在战略构想上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有三大问题:其一是全据荆益;其二是东和孙权;其三是待天下有变。

    (一)全据荆益

    《隆中对》指导刘备集团首先要谋取的战略地区是荆州和益州。荆州地处江汉平原且河流纵横交错,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战不如曹、水战不如孙的刘备集团在此与对手的逐鹿中明显处于弱势。益州地处偏远,攻难守易,要想守住此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要从此地调动军队出去攻打其他国家就绝非易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足以制天下。如果把荆州和益州兼并起来归一国统治,那缺陷就更大了。荆州一旦有急事发生,要从益州支援,益州地形极其险峻,根本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说荆州对于益州来说,可谓是一个负担;益州对于荆州来说,有没有都无区别。

    (二)东和孙权

    《隆中对》真正的关键所在是东和孙权。诸葛亮在此的失策在于就是没有认真地考虑怎么去东和孙权。从当时的局势上来分析,刘备只有占据了荆州才有立足之地,但荆州又是东吴的必争之地。所以赤壁大战一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才刚开始形成,接下来演出的却是抢荆州、借荆州、讨荆州的一系列斗争。事关双方战略大计,生死攸关,谁也不肯让步,矛盾当然无法解决了。所以,荆州之争就成了一个干扰“东和”大计的重大因素,成了刘备集团既不愿丢掉又无法摆脱的包袱。因为有荆州之争,东和孙权无法真正做到。

    (三)待天下有变

    《隆中对》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是在全据荆益与东和孙权之后“待天下有变”。而以三国实际分析,东吴是联合对象,所以“天下有变”当然不是指东吴内乱。只要魏不伐吴,吴是不肯也不敢大举击魏的,所以也不大可能出现魏吴火并之“变”的。所以“待天下有变”所希望的是曹营内乱,以得到可乘之机。但是,曹操是一代奸雄,指望在他控制之下的曹营内乱,是不大可能的。当然,意外之变也是可能出现的,但却总是一种侥幸心理。在历史的大角逐中,心存侥幸,难免会落得个悲剧下场。诸葛亮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成竹在胸的,至于最后能否灭魏以统一全国,则只能寄希望于“天下有变”了,这就在《隆中对》积极进取战略方针中包蕴了消极等待的不利因素。

    二、刘备集团的兵力部署存在失误

    《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荆州、益州两路出兵的军事部署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兵分两路,彼此之间遥相呼应、协同作战。但这一兵力部署存在的致命缺陷是,荆州与益州千里之遥,使刘备集团犯了两线作战之兵家大忌。《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荆州在曹魏、东吴之间腹背受敌,最终诸葛亮眼睁睁地看着荆州被东吴的吕蒙偷袭得手,义薄云天的关羽父子命丧黄泉,酿出了一场大悲剧。

    刘备集团在夺取了荆州之后,便开始进取益州、接着又进军汉中。这“三分兵力”逐次展开,随着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又遭夷陵惨败,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本钱也就没有多少了。毛泽东在分析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中国兵法强调为使弱势变强势,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应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人的兵力,进而战胜敌人。兵力分散导致刘备集团处于不利的境地,最终失败。

    三、刘备集团没有真正实现“人和”

    《隆中对》中诸葛亮针对曹操已占“天时”,孙权已占“地利”,为刘备提出的战略方针是:占“人和”。魏蜀吴三国之中,可以说蜀汉是一个高度“人和”的集团,刘备是“仁君”、诸葛亮是“贤相”。但是,刘备集团的真正悲剧,是没有能很好地做到“人和”。

    刘备一向倚重诸葛亮,君臣遇合成为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似乎充分体现了“人和”。但实际上是,刘备往往在关键时刻不听诸葛亮的劝谏。根据《隆中对》的既定方针,首先要占领荆州,诸葛亮多次出计谋叫刘备夺取刘表所辖的荆州,但他不忍作负义之事、不忍趁其危而夺之,结果荆州被曹操夺取了,这对统一天下是有很大影响的。后来刘备攻打益州时,又妇人之仁,结果牺牲了副军师庞统,诸葛亮不得不离开荆州奔赴益州。受刘备的干扰,诸葛亮被迫委任刚愎自用的关羽驻守荆州,这就被抹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从表面上看,蜀汉单靠诸葛亮独定大计,但他既要牵就刘备又要牵就关羽、张飞等人,这怎么能谈得上“人和”?关羽之死,极大地震怒了刘备:“朕不为二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执意讨伐东吴是蜀汉不得“人和”的最突出例子。刘备夷陵兵败,白帝托孤把一个昏庸无能的阿斗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让诸葛亮去辅佐他,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迫不得已勉为其难。诸葛亮辅佐刘禅这样扶不起的后主,还谈什么“人和”?

    四、《隆中对》在执行中的修改更不合理

    《隆中对》制定了刘备集团统一全国的先后顺序。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分割,《隆中对》中提出的全据荆州的计划没有实现。而后刘备又入主益州、控制了汉中,“三足”鼎立的局面业已形成。《隆中对》中跨有荆州和益州的战略算是基本实现了,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梦想了——图取天下。可就在此时关羽突袭襄樊,荆州的防守暴露出破绽,被东吴抓住机会夺走,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两路进兵的方案不能实施了,从东线出兵向宛、洛北伐中原是再也不可能了。诸葛亮只能以汉中为依托从西线北伐攻魏,能进攻中原的路就这么一条了,并且蜀道凶险。后来诸葛亮几次北伐曹魏都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司马懿用了固守险要之地的策略。任你诸葛亮计谋再多,也无可奈何。

    刘备不忘桃园结义之情为关羽报仇,违反《隆中对》的“外结孙权”之策,亲自东征东吴遭夷陵大败,退居白帝城后病逝。这期间还有张飞被部将杀死。刘关张兄弟毁灭了本来就很小的统一天下的机会。悲剧是接踵而来的,《隆中对》的梦也基本就此破灭了。即使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仍然可以看作是对《隆中对》战略的接续,只不过此时《隆中对》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了——至少是没有办法两路北伐中原了。连汉朝被更换这个天下最大的变化都没能掌控住,“天下有变”这个大前提其实也就不存在了。蜀汉在一系列的征战中,虽取得了大多数战役上的胜利,但却无法扭转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诸葛亮一死,别说统一天下,就是能保住本国都很困难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一生,正是在失去“天时”、“地利”的形势下,只凭着自己的志向和才识苦苦支撑局面的。诸葛亮是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失败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理想化了的德才兼备的天才完人。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师北伐,终因积劳成疾,怀着“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的无限哀叹病死在距长安只有一百余公里的五丈原。这种深沉的悲剧情怀曾激起后代多少人同声一哭。所有人无不为他矢志不渝的忠贞情愫与至死不悔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三国演义》的读者,有谁不掩卷叹息、痛哭流涕呢?诸葛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古代知识分子自我实现的最高人生理想。这位躬耕山野的南阳士子,赢得了市井小民到君主领袖各种人物的崇敬、倾倒和感叹。诸葛亮以道家思想修身,以儒家思想入世,三顾方出,功成再隐。他的品格、才智和精神的高度是后人难以企及的,这是他的杰出之处,也是他的悲剧所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最终也无法挽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结局。诸葛亮悲剧,令人无限哀惋。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3]王定璋.从《隆中对》到《出师表》[M].成都:巴蜀书 社,2006.

    [4]刘向军.《三国演义》的哲学艺术[M].沈阳:辽宁人民 出版社,2001.

    [5]剑歌.诸葛亮必败——中国伪智慧的宿命[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洪钊.诸葛亮十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7]谭洛非,沈伯俊,高显齐,等.《三国演义》与中国文 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8]梁满仓.《隆中对》的成功与失误[J].襄樊学院学报, 2007,(6).

    [9]梁珊珊.诸葛亮的人生悲剧[J].神州,2011,(18).

    [10]徐焰.“隆中对”战略选择之误[J].国学,2013,(9).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