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模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

    曹根记

    [摘要]道德模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展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道德模范用自身言行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人生诗篇,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成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三个方面,对道德模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展开研究,有助于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道德模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4-0056-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9.04.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文明的有序发展,不仅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建设作基础,也离不开一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基本素质的鲜明体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道德模范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昂扬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的品质,集中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当历史的车轮迈向新时代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像泉水般涌现出来。2007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每两年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这些来自于不同岗位的道德模范,分别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方面,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在要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范。道德模范来自普通人民群众,他们的先进事迹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实现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突出道德模范的导向作用,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价值目标导向

    道德模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目标导向。道德模范展现的道德情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之针。道德模范以其平凡的事迹,将个人的不懈奋斗融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中,充分展示出敬业奉献的崇高品德。这种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目标的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在全国道德模范中,“敬业奉献”类型的道德模范立足本职岗位,从点滴事情做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责任心和使命感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内在动力,在国家层面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目标导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的根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全部历史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搞社會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因此,摆脱贫穷落后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奋斗目标,就成为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的动力所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价值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以强大姿态耸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富起来的帷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正确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价值观依然是全体人民努力奋斗的价值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道德模范彰显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价值的鲜明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可能产生“超常性影响”,“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每一名“敬业奉献”类型的道德模范,都来自于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基层群众,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奋斗在本职岗位,用平凡的事迹书写出不平凡的故事,用朴实的行为唱响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光辉篇章。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的高尚精神,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目标上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精神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只有将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保持一致,人生才会有意义、有价值。通过学习道德模范,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小家与大家”“责任与义务”的关系,能够用“爱岗敬业”“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唤醒人们“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能够激励人们自觉、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这一价值目标的事业中。从这方面来说,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的先进事迹,大力赞颂道德模范“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积极弘扬道德模范“执着进取”的坚强意志,对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目标导向。

    二、价值取向导向

    道德模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取向导向。道德模范彰显的道德风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之标。道德模范用自身的言行诠释着真善美的真谛,推动着向善至善社会风尚的形成。道德模范的这种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要求我们不断加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国道德模范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类型的道德模范,有力地阐释了热心助人、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操,为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在社会层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无论“自由、平等”或是“公正、法制”,其最终目的都是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依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权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生产活力。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成就斐然,国内社会风气日益改善,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待提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良好道德氛围作支撑。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程度跨越式提高。崇尚学习道德模范,构建良好道德风尚,是社会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如果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喻为一出戏剧的话,那么每一名道德模范和普通民众一样,首先是“剧作者”,然后才是“剧中人物”。而道德模范之所以能够成为“剧中主角”,关键在于他们的善行义举传递着人间爱心、人间良知、人间真情。这些来自于人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榜样”,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中砥砺前行。

    “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等类型的道德模范,他们用崇高的道德风貌,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在道德模范群体中,“助人为乐”类型的道德模范用平凡的举动,持之以恒地帮助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阐释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彰显人生价值所在。他们的善行义举,传递着人世间的爱心,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美旋律,体现着中华儿女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见义勇为”类型的道德模范坚持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冒着流血与牺牲的危险,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弘扬出人世间的正义,演绎出人世间的真爱。他们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唱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气之歌,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之举,进发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大爱无疆、舍生忘死、弘扬正义的价值追求,必将有助于在全社会掀起“用爱心传递爱心、用真情传递真情”的爱心活动,营造出全社会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氛围,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祥和安宁,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三、价值准则导向

    道德模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准则导向。道德模范蕴含的道德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道德模范拥有的“诚实守信”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价值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全国道德模范中,“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类型的道德模范,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准则导向。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行动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创造性作用。人民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价值准则,必将有助于夯实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强化和谐理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感染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道德模范“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动人事迹,感动着全体社会成员,引领着社会道德的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从这个层面来说,道德模范明礼诚信的品质、团结友善的美德,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加强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国道德模范为抓手,突出道德模范的典型示范教育作用,在尊崇学习道德模范过程中逐渐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准则,更是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本。“诚实守信”类型的道德模范,始终信守诚信、忠于诚信、履约诚信,赢得了人们信任和尊敬,启迪人们朝着诚实守信的要求努力前行。团结友善,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孝老爱亲”类型的道德模范,是友善价值观本质要求的鲜明体现。百善孝为先,孝居“百善”之首,“孝”在中国人心目中十分重要。“孝老爱亲”类型的道德模范们克服重重困難,用无声大爱,展现出他们的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慈祥之心,描绘出人间至孝向善的和睦情景。“诚实守信”和“孝老爱亲”类型的道德模范对于形成“守承诺、讲信用”的良好道德风尚,营造“弘善举、学善行”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