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五彩

    李程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就得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用导学的特色教法教授,结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教授写法与作文讨论式评价体系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关键词:教法 讨论 出新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与学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忘记,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积极引导,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这样,就能使的作文教学课堂看起来既活泼自由,又有所归依。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学应以“人”为出发点,而且应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应用作文的教学课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先对作文的基本技法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技法内容,不是只有面对面的教授型,而是导学自思共享型,对应相应的技巧内容,进行小专项训练并伴有学生的共同探讨和针对性的改写失误。然后慢慢写“成型作文”,学生自主完成作文写作,对应老师指导的作文评教方法和标准,学生进行初评、再评、终评,而最后得到一篇完美的作文范文。小评价、大评价搭配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的有了动手能力,有了动脑的欲望,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这个文章的结果怎样倒不是最重要的了,这个过程已经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定的技巧,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先导,也是成功的基础。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兴趣就有了想要行动的欲望,有了兴趣一切困难的问题都会变得轻而易举。一、行云流水——教授技巧

    作文教学,是需要特殊的教学顺序的,不能东抓一下,西按一下,今天说一个方法明天指导一种思路,肯定是需要一个整体性、一个顺序性,才可能把一个庞杂且多种方法的作文教学给完成好。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思路应该是最可取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好作文教学的步骤,部分——对每个细节的整理与分类。把作文的细枝末节都考虑到最后才可能设计出好的教学理念。

    1 整体,包括作文的题材、提纲方法的教学,先让学生分清有哪些作为题材类型,而在我们应试高考的大环境下还是主推议论文的写作模式,把议论文的行文技巧(并列式、对比式等)进行专门的推介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议论文的基本框架,然后专门教学如何去设计作文提纲,省时省事的提纲该具备哪些要素和特点。

    2 部分,对于其中的细枝末节的各个把握与各个击破。内容包括,审题立意、议论技巧、文采亮色、开头、结尾。如果把这几个部分内容进行分课、细练,最后进行组合整理就会成为优质高品文章。

    (1)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教学中的最基础的起点部分,如果这最基础的一步没有打好,最后即使是最漂亮的作文内容分值也不会高,二十上下分就会成为它的命运,对于材料作文其中的方法比较推崇的是筛选要素和比较分析,筛选可以把不重要的要素剔除下去,把可以留下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关系分析得出立意内容,快捷、准确,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在教学内容进行结束以后磨刀小试,基本学生就会明了怎样立意了。

    (2)巧劲巧练。高考议论文是比较常用的,而这里的议论文的论述部分应该是学生拉开层次的一个部分,其实在进行多年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对于议论技巧中比较喜欢的是因果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对于专项训练时,对于论述的方法每种至少要做三个小练习,怎样才是最好的和各种论述材料结合,怎么用论述语言……

    (3)文采亮色。最后就是和文采相关的问题了,文采作文中的亮色,有了它可以让作文显得与众不同,但是简单的追求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能夺人眼球同时还不免落入俗套。简单的排比组合、五到十个字比喻设计,最后基本就是及格的分数。侧重在综合运用上,简单复杂化,名言、引文、排比、比喻与议论论证的综合运用更能夺彩吧。

    而开头结尾单拿出来是因为作文的开头结尾是文章的最亮点的地方,所以需要单独的进行细致训练,并提出一些要求,再加上多种方法的组合最终才可能形成风头豹尾的效果,这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二、独特的心灵撞击——探寻光亮。

    进行文章写作,开始审好题列好提纲并对相应的素材加以议论式的分析,开头结尾的绚色,文章慢慢的练习最后就会成功,而这个过程中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是需要不断的沟通交流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生对一篇作文题目进行自主写作以后,先进行自我评价,把里面一些有问题的句子进行修改,然后在班里已经组好的学习小组内部互评,每位同学都要谈及缺点优点改写的方案,流水式、人人动手。选出的好的进行展示阅读,全班同学进行探讨分析。这个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绩的,要坚持不懈,长期下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点评,抽批作文

    教师不应独揽批改作文的“生杀大权”,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对所有习作者和审阅者的文字都应浏览一遍,并针对作文内容和审阅者的批语作商讨性的评语。每次都抽三至五篇较差的、较好的、优等的作文印出来进行全班详批练习、在班上公开征求意见。作文批好后,对老师的批语再作评判,并及时反馈信息。

    四、扩大学生作文的读者范围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作文一般只有两位读者———习作者本人和老师。而我在教学中,尽量扩大学生作文的读者范围,学生互批,班里交流,也可在平行班之间交换阅读。进行这些工作时,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漫无边際,不能忘了虽然学生是主体,但老师也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乐其所行,行有增益。长此以往,学生会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教学上的意见和建议,师生之间也就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互动、合作。

    高考作文越来越趋向于“语文素养”的考察,对于作文重培养、精促进。要求学生能够纵横古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作家,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会写。古人云:文以载道。这才是语文素养的根本体现。

    参考文献

    [1]董菊初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2]郭思乐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