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

    吴在在

    [摘要]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中,社会建设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社会建设的好坏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然而社会建设的关键又在于民生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的民生建设思想需要我们去探讨并且吸取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后来的民生建设。本文从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出发,论述了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使我们更加了解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民生;思想;意义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所谓“民生”,就是社会不仅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的活着,而且要为他们提供最起码的能够发展自己的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其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具体来讲,就是包括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福利等内容。民生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也是我党高度重视且不断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

    关心劳动者的处境,探索他们美好的未来,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思索的问题,也是他们理论研究的初衷和全部学说的核心,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提出“民生”这样的字眼,但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却是贯穿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马克思就说过:“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个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1]这是他们民生思想的一个立足点。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他们赋予了民生新的内涵,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他们所谓的联合体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由理论变为了现实,他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把属于无产阶级的权利回归到人民本身,使得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把他们从历史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则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充分肯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他带领人民抗击日寇、平息内乱,最终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了劳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使人民获得自由,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他以此为基础,继续关注人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等问题。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利益。

    2.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观点。其民生建设思想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但是最为核心的还是他在经济上所强调的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打好了物质基础,人们才能够去追求精神享受,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做好民生建设,他把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政策的标准之一。他还十分关注就业问题,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解决,民生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1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社会的物质基础才能夯实,才有能力去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此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大家共同富裕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大胆地解放生产力并且努力地发展生产力。而他的这一理论又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更多资源可供来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更不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了。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大家共同贫穷,也不是大家在有限的资源里保证平均,而是要去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体现。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不仅采取了“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还创造性的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2增加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关键

    增加就业就是培养社会成员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使他们具备保证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生存状况的能力。因此就业是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就业问题,邓小平鼓励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大脑,放下所谓的尊严面子,摒弃旧观念旧思想去灵活就业,同时政府也为大家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放宽大家的就业路子,放松一定的就业政策,尽最大努力去增加人民的就业,解决社会的就业压力。1983年3月邓小平在视察江苏等地后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畅谈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关于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他谈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3]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坚持了民生建设的正确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必定是越来越好。邓小平把就业提高到人民吃住的必需品高度,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是相当重视人民的就业问题的。

    2.3实施 “三步走”战略是改善民生的核心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提出了温饱、小康、富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从1981年到21世纪中叶期间,国民生产总值都要按部就班地实现翻一番的阶梯式增长,并逐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现代化。这每一步发展目标都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民生明显得到改善。

    2.4坚持 “三个有利于”是改善民生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分别从“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个维度来展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宗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科学的而且是实用的,用“三个有利于”来衡量民生是否改善,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和重要保证。

    3.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特点

    邓小平认为,只有生产力提高了,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资料才会丰富起来,为人民谋福利的刚性要求才能达到。那么在宏观上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微观上我们还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进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1 求富性

    如果说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邓小平就是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是大家共同贫穷,也不是大家在有限的资源里平均分配,而是我们大家共同走向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他们去推动经济的发展,然后形成示范效应去影响落后的人和地区,带动他们一起走向富裕。

    3.2 人民性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性,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要学会尊重人民群众,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邓小平民生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最大限度地去维护人民的利益,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79年1月31日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等11个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时,邓小平讲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持续性,不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关键在于这些政策是否正确,人民是否赞成,对人民是否有好处。如果这些政策是正确的,对人民有好处,又得到人民的支持,政策的持续就有了根本的保证。”[4]江泽民曾这样评价过邓小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3.3 创新性

    邓小平提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6]从社会主义本质、“三步走”发展战略、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的提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操作中探索出来的。

    4.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4.1 有利于提高对民生建设的重视

    随着经济上的稳步增长,政治上的逐步稳定,人们的视线也越来越多地放在了社会领域。社会领域是复杂而具体的,跟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继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之后,社会建设的作用日益突出。而社会建设的关键又在于民生建设。民生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所以对民生建设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邓小平民生思想中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解决办法对后世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2 有利于强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始终强调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也在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最合适的最贴合人民利益的解决办法来改善现有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去维护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意见作为我党制定政策的依据。把人民的拥护作为我们的光荣。这也是他的民生思想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方面的延伸。

    4.3 有利于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邓小平民生思想中的求富性、人民性深刻地反映出邓小平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而他的这种渴望也正符合了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的。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邓小平理论的宏观层面,而重视民生问题则是邓小平理论的微观层面,以宏观促微观,微观推宏观,宏微相济,辩证统一。这是我从邓小平民生建设的角度来理解的邓小平理论,或许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个角度毕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理解邓小平理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3-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