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卞家喻

    

    

    

    【摘要】 ?文章选取上市资源型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与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政府补助在提升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政府补助后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积极影响,但不显著。基于此,文章建议建立政府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继续理顺国有资源型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文章丰富了有关政府补助绩效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政府补助;资源型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1-0029-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统计显示,2017年一次资源生产总量为35.9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3.6%;消费总量为44.9亿吨标准煤,增长2.9%,资源自给率为80.0%。2017 年资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18.8%,煤炭占60.4%,天然气等资源占20.8%。资源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处于关键地位,已成为21世纪人类无法避免的战略问题。作为将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生产生活的商品平台的资源型企業,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资源型企业即指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包括从事资源生产、流通、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资源信息服务等经济活动,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企业[1][2],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处于非常关键甚至战略地位。我国资源型企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走粗放型发展道路,主要以物资损耗为代价,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效率并存,使企业在经济转型中面临很多问题,造成我国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势局面[3]。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资源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特别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政府补助以推动资源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如产业扶持基金、科研技术贴息、专用设备补贴和人才引进补贴等内容。在税收政策方面也加大优惠力度,如对废矿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费税;对于无法在国内生产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油气开采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资源税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对符合要求的开采的原油、天然气、煤层气免征和减征20%或30%的资源税等。毫无疑问,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情况。然而当前学界较多关注政府补助对一般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较少关注针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即使在政府补助对一般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观点也并不一致,有观点认为政府补助显著积极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4],但也有观点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来讲是效率低下的,直接财政拨款将导致管理层和员工“偷懒”,政府补助并未真正转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5]。

    鉴于资源型企业的重要地位及政府关注,本文将详细研究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试图提供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丰富政府补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内容,有利于加强政府补助的持续监督和绩效管理、完善政府补助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有利于继续理顺我国资源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依托于企业资源,对所拥有的人、财、物等进行优化配置,以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增加企业总价值和社会总效益的综合能力[6],它具有价值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在评价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应从多维度、全方面来进行衡量,在这方面,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如冯兵(2008)、柯小玲(2009)等从资源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面构建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细分了多个一、二、三级指标来完善评价体系。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也将从三个维度综合衡量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资源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其中综合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经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四个方面。

    (一)政府补助与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

    波特菱形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最不可或缺的外部力量之一便是政府。凯恩斯主义指出,政府适当的干预机制是克服市场盲目性、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补助是政府参与企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之一[7]。

    早期有学者认为政府补助能够提升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在资源能力方面,学者们认为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能够直接增加资源补充,在当期利用补助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扩充物质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相关项目资源成本[8];同时,政府补助的信号作用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9],进一步放松企业的资源约束,激励企业当期进行各项资源投资,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有各种资源的预防性需求,并且能向外界传递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进入企业[10],从而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技术进步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的推动力[11]。在研发创新能力方面,政府补助在当期有激励效应,表现在补助使企业增加了吸收和培养R&D人员的投入,加上企业不断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也将提高企业吸收新知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创新成果共享[12];且政府补助可激励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13]。在企业经营绩效方面,Tzelepis(2004)以希腊1982年至1996年期间获得政府补助的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增强了企业当期经营偿债能力[14]。从政府补助动机角度来看,若补助以发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动机,对企业自主决策行为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此时,企业运营目标与政府补助动机相一致,政府补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如王昌(2009)在研究中发现政府补助与农业龙头上市企业当期盈利存在显著正向关系[15]。在企业社会贡献方面,由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企业在与政府的交往过程中,双方彼此都会有付出与回报,因此形成一种隐形契约关系[16]。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自然希望受补助企业能够有所“回馈”,而企业进行社会贡献就是维持并巩固这种互惠关系的契机,从而期望能够再次获得政府的帮助[17]。孔东民(2014)研究表明,政府补助短期积极显著影响了以员工数量、企业捐赠和赋税来衡量的企业社会贡献能力[18]。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政府补助与资源型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

    在政府补助是否能长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与当期的促进效益相比,观点存在分歧。邵敏和包群(2012)发现政府补助可能既“扶持强者”,又可能“保护弱者”,主要表现在選择补助对象时倾向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但在确定了补助名单后对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却给予更多补助[18],这表明政府补助意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长期提高。而梁莱歆(2010)在研究中发现政治资源丰富的企业,因其较容易获得政府补助,给企业造成了安全错觉,使其过度关注提升短期产能,加剧过度投资行为[19],这会造成对政府补助滥用,反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事实上,如果企业对政府补助形成长期依赖,导致企业投资结构失调、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投入水平降低,特别是如果管理层将注意力转移到非生产项目上,则更会加深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后期研发创新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存在挤出效应,在弥补企业资金紧缺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研发资金。如刘虹(2012)等研究发现在初期阶段政府补助显著激励了企业R&D投入,但随着补助的增加,这种激励效应将会减弱,当补助超过最优临界值后,会挤出企业R&D投入[20]。在企业社会贡献方面,从短期来看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作为反哺会对社会积极做出贡献,从而保证企业获取政府补助资源的持续性,但从长期来看,政府补助实质上是一种有限的公共资源,不可能持续地对企业社会贡献能力产生作用,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经营能力。此外,政府补助在发放前会从众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中进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寻租空间。寻租活动显然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寻租活动支出必然会占用企业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资源投入,造成企业后期核心能力提升的低效性[4]。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年版》, 本文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9)、非金属矿采选业(B1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C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D4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为样本企业的选择范围,选取沪深两市上市的资源型企业2015—2017年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按如下方法进行样本筛选:剔除 ST、* ST企业;剔除三年间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企业;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企业。最终选取1 120个观察值,共计29 120个相关数据。其中,相关财务数据取自CSMAR数据库,并在巨潮资讯网上查询2015—2017年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收集相关企业员工总数、大专以上学历总数、技术人员总数、采矿权、探矿权、专利权等数据,手工整理并汇总。数据筛选和分析均在SPSS 23.0里完成。

    (二)变量设置

    1.因变量: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C)。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体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三级指标。本文将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加权因子作为因变量——企业核心竞争力(C),根据累计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具体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政府补助(Sub)。本文使用的政府补助数据来源于上市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公开披露的“政府补助”。本文参照黎文靖(2016)[21]的做法,用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除以企业总资产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用于回归分析;参照陈建英(2016)[22]的做法,采用政府补助金额的自然对数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用于稳健性分析。

    3.控制变量。本文参考申慧慧(2012)[23]等的做法,选取企业规模(Size)、股权性质(Owner)、企业年龄(Age)、财务杠杠(Lev)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

    变量定义及说明如表2所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假设分析,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用模型(1)来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若系数β1为正,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若为负,则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抑制作用;用模型(2)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即滞后影响,若系数γj为正,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若为负,则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抑制作用。模型构建如下:

    模型(1):Cit=β0+β1Subit+β2Sizeit+β3Ageit+β4Ownerit+β5Levit+εit

    模型(2):Cit=β0+β1Subit+[j=1J]γjSubi(t-j)+β2Sizeit+β3Ageit+β4Ownerit+β5Levit+εit

    其中,i=1,2,3,……;t=1,2,3,i表示研究样本中第i个企业,t表示第t个年度,Cit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个年度的核心竞争能力,用企业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因子得分反映;Subit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个年度的政府补助强度,Subi(t-j)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j个年度的政府补助强度;Size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企业规模;Owner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股权性质;Age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上市年龄;Lev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财务杠杆;εit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样本企业2015—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下页表3和下页表4是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政府补助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下页表3和下页表4可以看出,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各年均值都为负数,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政府补助均值总体趋势保持一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三年的标准差相差不大,说明相对稳定。三年间,样本企业政府补助强度最小值低至0.0000007,與最大值差距较大,低补贴与高补贴状况并存,而且均值和标准差也存在波动,说明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的补助力度存在差异化和不稳定性。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样本企业2015—2017年数据各指标变量两两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政府补助强度与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H1。控制变量中,除财务杠杆与其他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弱外,剩余控制变量在1%或5%的水平下与因变量具有相关关系,表明企业规模、股权性质、企业上市时间都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综上分析,可以选取这些变量构建回归模型。

    (三)回归分析

    对模型(1)、模型(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和后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由表6可知,所有变量F检验值均在1%或10%的水平上显著,因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控制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DW值均在1.5—2.5之间,残差序列无自相关,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

    从表6当期回归结果可以看出,Sub对C的回归系数为1.912,政府补助强度与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呈正相关,且通过 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H1成立。控制变量中,股权性质与核心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效应比对国有资源型企业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国有资源型企业在取得补助过程中出现寻租问题,政治联系妨碍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影响,相反,与政治关系不密切的非国有资源型企业获得补助的“信号作用”更明显,在生产经营中拥有比国企更大的自主权,具有更快速的决策执行能力,使得补助在企业生产发展中资金运用灵活性更大,反馈效应更加明显和迅速。

    从滞后性回归结果来看,Sub-1对C的回归系数为1.256,Sub-2对C的回归系数为1.114,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政府补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均为正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补助强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但是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后期的核心竞争力,H2成立。而且,滞后二期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小于滞后一期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说明政府补助强度对资源型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减弱。

    (四)稳健性检验

    由于已有研究认为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其具体衡量方法学界还存在不一致情况,本文将重新调整对研发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分析。

    1.相同的研发创新投入对不同规模的资源型企业产生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本文将研发投入强度的分母营业收入替换为期末总资产,以消除资产规模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24],并再次生成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分值作为因变量,同时将政府补助对数化处理,作为政府补助强度的替代变量,然后进行检验,具体见表7。

    2.研发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研发创新的投入,还包括产出,因此,本文将无形资产项目中的专利权作为衡量研发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并由此生成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分值作为因变量数据,同时将政府补助对数化处理,作为政府补助强度的替代变量,然后进行检验,具体见表8。

    由表7和表8可知,根据当期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政府补助强度与当期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H1得到进一步检验。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回归分析中,政府补助强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都不显著,H2得到进一步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相关结论

    本文就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在当期影响中,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政府补助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更大的促进效应。(2)在滞后影响中,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并且从连续滞后两期的影响系数看,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减弱。

    (二)政策建议

    1.建立政府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由以上结论可知,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期效应难以持续到后期,同时也因为政府补助金额往往较大,对企业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强化在政府补助效益方面的持续性监督,建立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由于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有关科技项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方面的补助是与资产性相关的政府补助,有关财政贴息、减税退税、人才引进方面的补助一般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不同类型的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面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因此政府应区别建立相关的政府补助评价体系,并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的目标要求,持续地评价考核获得补助的资源型企业对政府补助的利用情况,以保证政府补助对提高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可持久地发挥作用;对于没有实现绩效考核目标或没有按要求合理利用政府补助的资源型企业,则要求退回政府补助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从而形成持续监督约束机制。

    2.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对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较详细要求,如在附注中要求披露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和列报项目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况,并提供了有关政府补助披露的参考格式,但从反映政府补助的政策性作用看,上述要求还有待完善。因为政府补助属于公共财政资金,其会计信息的披露有特殊性,应更详细全面,笔者认为在政府补助的附注披露中应增加“政府补助发放原因”“与资产还是收益相关”“资金是否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项目完成程度”等内容,这样就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包括资源型企业)为什么获得政府补助,对企业发展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资金到位情况、政府补助资金的利用情况和对企业发展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已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和实施监督,有利于政府补助发放主体对政府补助利用绩效的后续考核和持续监督,而不是只关注企业是否符合政府补助发放的条件与资格。事实上,从所考查的上市资源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发现已有少数公司自愿披露了上述部分内容,但内容不统一。另外,目前准则中缺少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中披露的规范要求,建议尽快补充完善,因为政府补助形成的现金流量对企业(包括资源型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影响较大,如果这方面的披露缺失,则可能影响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恰当披露,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判断。

    3.继续理顺国有资源型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与非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国有资源型企业拥有较多的政治资源,易于形成对政府补助的过度依赖,产生“寻租”现象,这不仅会弱化政府补助在促进企业产业转型、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不利于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提升,而且相对于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来说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将有限的政府补助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政府补助的利用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X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潘文宇,解巍.浅析信息技术对资源型企业作用机理[J].中国林业经济,2000,(01).

    [ 2 ] 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3 ] 陈懿,杨昌明,王艳平.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2007,(12).

    [ 4 ] 陈兴,韦倩.寻租活动、行政距离与政府补助——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 5 ] 农梅,张宁.政府补助对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 2017,(04).

    [ 6 ] 杨飞燕.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选择与培育[J].改革与战略,2014,(04).

    [ 7 ] 何红渠,刘家祯.产权性质、政府补助与企业盈利能力——基于机械、设备及仪表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

    [ 8 ] Levy D M,Terleckyj N E.Effects of Government R&D on Private R&D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A Macroeconomic Analysis[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14(2).

    [ 9 ] Takalo T,Tanayama T.Adverse selection and financing of innovation:is there a need for R&D subsidi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1).

    [ 10 ] 孔東民,李天赏.政府补贴是否提升了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J].证券市场导报,2014,(06).

    [ 11 ] 康志勇.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5).

    [ 12 ] 程开明.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26(5).

    [ 13 ] Hilber C A L,Lyytikainen T,Vermeulen W.Capitaliz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grants into local house prices:Panel data evidence from England[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2011,41(4).

    [ 14 ] Tzelepis D,Skuras D.The effects of regional capital subsidies on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4,(01).

    [ 15 ] 王昌.财税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级重点龙头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J].经济论坛,2009,(15).

    [ 16 ] 乔纳森·H·特纳著,范伟达.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 17 ] 李四海.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捐赠[J].中国会计评论,2010,(02).

    [ 18 ] 邵敏,包群.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7).

    [ 19 ] 梁莱歆,冯延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雇员规模与薪酬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 20 ] 刘虹,肖美凤,唐清泉.R&D补贴对企业R&D支出的激励与挤出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2,34(04).

    [ 21 ] 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04).

    [ 22 ] 杜勇,陈建英.政治关联、慈善捐赠与政府补助——来自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6,42(5).

    [ 23 ] 申慧慧,于鹏,吴联生.国有股权、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12,(07).

    [ 24 ] Vo L V ,Le H T T.Strategic growth option, uncertainty,and R&D 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