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有道

     岳靖淞

    议论文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议论文写作的核心是说理,将理说清,把理说透。“清晰地说理,有力地论证”应成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核心能力。在学生写作实践中,“有力地论证”无疑对思维品质的要求更高。论证的力量源自何处?源自充实、典型而精准的材料支撑,源自深刻、严密而辩证的思维品质,源自对议论性语言的熟练运用。学生往往因为对材料处理不当,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辩证性不足,致使论证乏力;更有甚者,满篇口号化、标签化语言,缺乏有效的论证过程和思维含量,不能以理服人。

    本文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具体分析论证乏力的原因及升格策略。

    央视推出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之后,受到了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认为“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央视式煽情”等,改变不了国人不爱阅读的事实。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契? 机

    ①“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在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心里正在捉着迷藏……”这正是钱锺书先生《围城》里的选段。《朗读者》节目里的一段朗读,一次对话,打开了我对《围城》的了解之门,促使我迫切地阅读,沉浸其中。

    ②如今,各式综艺节目盛行,所谓“文娱”不分家,在看完节目后,笑是笑过了,我们却总是感到不满足,这是缺少获得感的表现。“娱”是丰富了,“文”却不见踪影,当内涵空虚的节目充斥荧屏之时,《朗读者》像一抹亮色,纾解人们的审美疲劳,充盈人们的精神世界。“获得”便是它最好的? ? ? 赠予。

    ③然而,有这样一种声音,却对《朗读者》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节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不爱阅读的事实。“碎片化阅读”被揉碎在快节奏的时代生活中;“名人光环”并不能点亮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央视式煽情”不过是赚满了泪点……这样的质疑,反而更加凸显了一个问题——“阅读,需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④事实证明,《朗读者》的确提高了国民阅读量。“人,应当诗意地栖居。”人是群居生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朗读者》便营造了这样一种全民读书的氛围。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并不能从根源处浸润书香,但长期坚持下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必会助推全民阅读计划水涨? ? ? ?船高。

    ⑤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里文人墨客,英豪辈出。“诗仙”李白对月独酌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大文豪苏轼官场失意,成就新的高度——“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不负山间清风与明月;余华品人生苦难,道尽世间辛酸,《活着》余味悠长。五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粹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国人不是不爱读书,而是缺少一个契机,去激发他们沉睡已久的基因。古人没有条件阅读,因为当时的书籍是一种珍稀资源;今人没有时间阅读,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的心里开了一锅沸水,满是喧嚣与浮躁。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好的时机切入进去,一旦沉浸其中,便会食髓知味。

    ⑥《朗读者》便向大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获得了打开大门的钥匙。它以官方的身份向大众发出信号,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让人们沉下心来感受书内角色的人生,倾听书外作者的历程。

    ⑦多少年后,每个人的心里都能有那样一段回忆,一盏清茶烟雾徐徐,一人捧一部书籍,窗外阳光正好,那段时光如画般花开花落,花开惊艳岁月,花落掷地有声。

    这篇文章,乍一看,还不错;定睛一看,有点不对劲;仔细斟酌,问题颇多。下面从论证材料、论证思维和论证语言角度加以分析。

    1.从支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角度看。

    第二自然段中说,“‘获得便是它最好的赠予”。作为段末结论性的语言,前文并没有真正支撑该结论的具体材料。《朗读者》栏目给予观众怎样的心灵启迪?同理,第四自然中说“事实证明,《朗读者》的确提高了国民阅读量”,事实在哪里?事实不是公理,公理无须证明,事实则需要明明白白地摆出来。不过,即便有国民阅读量逐年攀升的事实,我们又如何证明一定和《朗读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充实是论述有力的重要保证。

    第一自然段中说:“一段朗读,一次对话,打开了我对《围城》的了解之门,促使我迫切地阅读,沉浸其中。”无论是作为实用类的论述文本还是作为文学类的狭义散文,文章都要有“我”,有“我”的感情、思想,但在写作上,作为文学作品的散文写的“我”的经历有助于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而议论文中作为支撑材料,则应尽量避免写“我”的经历,否则,材料的典型性会大大地削弱,从而削弱论证的力量。

    第五自然段写到李白、蘇轼和余华,这一串人物、事例在论证中有何价值?也许能简单地证明“历史的长河里文人墨客,英豪辈出”,也许能简单地证明“中华文化的精粹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且不说“国人不爱阅读是因为没有时间”的观点本身是否站得住脚,从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看,这些人物、事例跟如今国人不爱读书显然没有关系。看似颇有文采与气势的一段文字,推敲一番,我们不难发现其运用的盲目性,漫不经心的材料缺乏指向性与精准性,论证自然乏力。

    增强文章论证的力量,须从材料的使用上下功夫,做到“言之有据”,材料充实而不空洞、材料典型而不随意、材料精准而不散漫。

    2.从论证的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来看。

    文章第三自然段列举了三种置疑的声音:“碎片化阅读”“名人光环”和“央视式煽情”。遗憾的是,作者并未对“阅读,需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的结论进行阐释,也没有由此继续深入地思考“碎片化阅读”“名人光环”和“央视式煽情”,显示出思维深刻性方面的不足。思维的深刻,最重要的特征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例如,对于《朗读者》栏目“碎片化阅读”的批评,最有力的回击还得回归到源头——概念,因为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若能对“碎片化阅读”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那么,央视《朗读者》碎片化阅读的结论也就不攻自破。我们可以这样说:

    《朗读者》之所以被有的人评论为“碎片化阅读”,大概是仍拘泥于传统的整本书阅读。在我看来,所谓碎片化阅读,当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的非系统非连续的阅读。《朗读者》展示的仅是其中的精彩片段,固然不具有连续性,你又怎知《朗读者》在精选片段前没有系统而连续的阅读?你又怎知观众不会因为《朗读者》的激发而进行系统、连续的阅读?更何况,串联几篇文章的“关键词”本身就是一个个系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面对汹涌而下的信息洪流?“朗读者”做出的尝试本身就极富启发意义。

    同理,对于“名人效应”的说法,我们仍可从概念的角度进行本质解读: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质疑,这个名人云集的舞台,是否是一场新型的作秀?非也。名人非明星,若它想增加节目的曝光度,大可自制黑料搅动舆论,来达成目的。所谓名人,即你我都熟识,能缩短跨越屏幕沟通的鸿沟。所谓名人,即魅力弥身,能于潜移默化中催人奋进。

    对于“央视式煽情”,我们可以这样论证:

    真正的阅读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煽情不是问题,真正值得讨论的是煽起了什么样的情。《朗读者》的动人经历与富有魅力的人格,和他们朗诵的高雅的作品相得益彰,唤起了人们善良、悲悯、宽容等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情感以及对普世社会价值的认同。

    论证有力,不仅要求思维深刻,洞穿本质,还要求思维严密,推理合乎逻辑。例如,文章写道:“古人没有条件阅读,因为当时的书籍是一种珍稀资源;今人没有时间阅读,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的心里开了一锅沸水,满是喧嚣与浮躁。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好的时机切入进去,一旦沉浸其中,便会食髓知味。”这一段推理中逻辑混乱,“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的心里开了一锅沸水,满是喧嚣与浮躁”是心态问题,属于主观范畴;而“没有时间阅读”是属于客观条件范畴,之间也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时机”就是机会、平台,是客观范畴,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平台,就能解决“没有时间阅读”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在论述的过程中,往往有学生会走极端,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要么过分夸大《朗读者》的作用,要么全盘否定。这种思维,既不具有建设性,又使论证缺乏客观性、辩证性和包容性,绝对化的立场反而使论证缺乏? ? 力量。

    材料中说:也有人认为“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央视式煽情”等,改变不了国人不爱阅读的事实。这样的观点本身就不合逻辑。我们姑且承认《朗读者》有“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央视式煽情”等问题,那么,非碎片化朗读、非名人朗读、不进行煽情是否就能改变国人不爱阅读的现状?有学生这样写:

    《朗读者》是书本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作为一档高质量的综艺节目,它对改善国人的阅读习惯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不过,也不能将所有对阅读的渴望和改善阅读现状的期望寄托于观看《朗读者》。单靠一档电视栏目本来就不可能改变国人不爱阅读的现实,因为,这本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管齐下。营造全社会读书之风气,需要政府与舆论联手出力。《朗读者》《诗词大会》等央视节目档成功引起文化清流,吸引更多的人接触经典作品、文学巨著,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完善、实体书店的复活、名家讲堂进校园、地铁读书活动举办等都将促进社会阅读细胞的生长。

    这样的论述就是客观的视角、公正的立场,思维具有辩证性,观点具有包容性,从而增强论证的力量感。

    增强文章论证的力量,须从论证思维上下功夫:揭示本质,体现思维的深刻性;推理有据,体现思维的嚴密性;客观包容,体现思维的辩? ? ? ? 证性。

    3.从论证的语言来看。

    文章最后一段是描写性、抒情性散文化的语言,不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征。我们试看下面几篇文章的结尾: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清廉是一种无形力量,也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以家人之心为心,多想一想他们的叮嘱,多听一听他们的心愿,在面对物质诱惑、利益迷雾之时,及时警示自己慎思之、明辨之,才能以问心无愧守护好心灵港湾。

    ——《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作为议论性文章,语言上共同的特点是简洁且极具号召力。而过分抒情或描写,则会削弱文章的表现力。

    议论文写作的实质就是说理,以理服人。议论文写作训练,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锤炼。立足现象,洞察本质,这是对思维深刻性的锤炼与提升;寻求因果,推理严密,这是对思维逻辑性的锤炼与提升;一分为二、包容互鉴,这是对思维辩证性的锤炼与提升……不以思维品质的改善与发展为目的的议论文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思维的深刻性、辩证性、逻辑性的论证,必然也是假性论证,缺乏力量,难以服人。

    《朗读者》助启阅读之门

    如今,各式综艺节目盛行,所谓“文娱”不分家,在看完节目后,笑过哭过,而我们总是得不到满足,这是缺少获得感的表现。“娱”是丰富了,“文”却不见踪影。当内涵空虚的节目充斥荧屏之时,《朗读者》这一抹亮色,纾解人们的审美疲劳,充盈人们的精神世界。“获得”便是它最好的赠予。沉浸其中,我们获得了身心的放松、情感的释放、思想的碰撞以及精神世界的满足,它的启发意义远大于作为综艺节目的娱乐意义。

    然而,有这样一种声音,对《朗读者》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这节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长久以来国人不爱阅读的事实。“碎片化阅读”被揉碎在快节奏的时代生活中;“央视式煽情”不过是赚足了泪点……倒也不尽然,以我之见,这反而是其机智的体现。

    当下的生活固然匆忙,人们依然会本能地渴望着纯粹、丰富、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因此,有这样一批人想要迫切地改变“终日而驰车,碌碌无问津”的现状。《朗读者》于是应运而生。这是一款文娱节目,舍弃了平常综艺节目中夸张的搞笑、虚假的模仿,只余朴实情感、真实而深刻的思想,来呼唤人们内心的悸动。它用选段朗读、名人对话的形式让观众感受朗读之魅力、文学之精彩,目的是让碌碌的“行人”停步驻足,去追求内心丰富的安静。不论收视率与效果怎样,《朗读者》作为一种大胆而有力的尝试,其本身便值得肯定与赞扬。

    碎片化阅读纵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但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片段,必是文章的精华,可迅速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如今国民阅读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没有时间,而在于他们没有阅读的欲望、兴趣。因此,唤醒,才是当务之急。碎片化阅读正是当今时代的创新手段,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如涓涓山泉,点点滴滴,沁人心脾。《朗读者》简洁而不冗长,适当地引起观众兴趣而非洗脑式灌输,它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空间,让观众自由选择,进行属于自己的第二次加工,开辟新的精神疆域。

    所谓“煽情”,即煽动内心隐藏的情感;“朗读”,即用声音拨动情弦,这本是激发观众内心对阅读的热爱与灵魂碰撞的基本手段。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者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每个观众,不仅是文字的阅读者,更是人类心灵的倾? ?听者。

    《朗读者》营造了一种全民阅读的氛围,重视阅读,享受悦读,坚持下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必会助推全民阅读计划有效推进;但做出改变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以短期成效来丈量一款需长期坚持的节目,无疑是求全责备。

    《朗读者》向大众提供了一个契机,将最有生命力的文学普及社会,在人们心里播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助力他们推开精神世界新的大门。不仅仅是名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是推门人。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6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