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纳斯的诞生》与《夜巡》艺术风格差异

    李柔佳

    摘 要: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是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这部著作从这两个时期的绘画、建筑、雕塑形式中归纳出五对包含着辩证关系的基本概念:线描和涂绘、平面和纵深、封闭的形式和开放的形式、多样性的统一和同一性的统一、清晰性和模糊性。文章结合《艺术风格学》所总结的“五对关系”对《维纳斯的诞生》和《夜巡》两幅作品艺术风格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说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差异成因。

    关键词: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风格

    一、线描和涂绘

    (一)画面的观察方式

    线描与涂绘清晰地展示了《维纳斯的诞生》与《夜巡》画面中,画家观察方式的差异。

    在《维纳斯的诞生》中,画家用均匀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并用线条将人物与背景加以区分,形成具有装饰性的精致画面。这样的描绘形式不仅与其采用的绘制技法有关,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观念的影响。这一时期,人们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中心。画家在创作时,注重勾画出人物的全部细节。同时在观察方式上,这一时期的作品能够“局部成画”。画面中流露出一种制作美。反观《夜巡》的创作时期,科技的进步带给艺术家对于光的认识,激发画家探索光影与描绘对象的联系。因此,这一时期对于轮廓的表达,画家主观地将其以“色块”的方式融合,使线条“消失”在色块中,画家的观察方式也从局部转为整体。因此线描与涂绘差异的形成,首先源于对物象观察方式的转变,这与人对世界认知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工具及绘画技法

    伴随着“观察方式的转变”,画面中的造型及绘画技法也形成了差异。

    从作品的工具及技法分析,《维纳斯的诞生》属于布面蛋彩画,是一种起源于古埃及的墓室壁画,盛行于14至16世纪的欧洲,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画家主要的绘画材料。相较于《夜巡》,两者在工具材料及技法方面存在差异。

    蛋彩画作为油画的前身,比油画的发展早了一个世纪之久。由于所处时期的差异,两位画家在工具的选择上有所区别,进而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

    工具材料的选择不同,使得两幅作品在绘画技法上同样存在差异。蛋彩画的绘画技法的特点是多以小笔点染,尽量使用十字型的笔触。由于蛋彩画颜料干得快,每次只能薄薄地上一层。因此在《维纳斯的诞生》中,画家采用这种坦培拉技法(蛋彩画的画法)进行绘制。以线条造型的方式配合这种小笔触绘画最为合适。

    结合表达光影的意图,《夜巡》采用油画的绘画方式,但又与现代常见的直接画法有所区别。画面中有明显的色彩与笔触的区分,但并不凸显笔触的特色,而是运用色块间的明暗形成对比,将“线条”及物象的轮廓融于色块之中。

    (三)色彩表现方面

    结合两幅作品中的色彩表现,会发现两者存在着“固有色彩”与“主观色彩”的表现差异。《维纳斯的诞生》注重塑造人物的优美。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物象的表达更多参照物象的固有色彩。结合坦培拉表现技法的特色,每一次排线、着色时采用不同颜色的线,层层叠加,循序渐进地表达出画面中人物本身的颜色。这样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使得人物造型更加写实,另一方面也使画家对于人物的探索更加深入。通过《夜巡》画面中的色彩表现,可以推测画家十分关注光影表达,因此在其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大多为烘托画面整体氛围而服务。画家将画面中的人物分组,将整个场面归纳在了不同明度的色块中。通过归纳的色彩虽然较主观,却使画面更具有生命力。尤其是画作中的小女孩以及主人公右侧的人物,两个亮黄色块为画面增加了节奏感,打破了重色背景带给画面密不透风的感觉,为画面注入了节奏感。

    (四)精神内涵的传达

    线描与涂绘的差异还体现在两幅作品精神内涵的传达。《维纳斯的诞生》中,虽然维纳斯的想象源自神话,是画家主观的表现,但其创作的原型必然是现实中的人物。没有人真正见过维纳斯,而象征着爱与美的维纳斯在波提切利的笔下被细腻的线条勾画出来,一方面使画面极具装饰美感,另一方面也源于当时社会意识从“神为中心到人为中心”的转变。因此,维纳斯的形象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类。画家创作的精致且具有装饰性的画面,不仅是对神话场景的描绘,亦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意识的关照。

    而在《夜巡》的创作中,伦勃朗以“涂绘”的方式营造出战前军队中紧张、庄严的气氛。这是一幅具有叙事功能的绘画,画家尝试通过画面中氛围的营造,传达情感。画家主观意识的流露,使得画作的“绘画性”也更为强烈。

    二、平面和纵深

    结合“平面与纵深”这对关系,《维纳斯的诞生》与《夜巡》主要在画面的構成与人物的塑造两方面形成差异。

    (一)画面的构成

    前文中已论述《维纳斯的诞生》具有装饰性的特色,在画面的构成方面亦可突出作品的这一特征。画中的前景、中景和背景平行布置,主要追求的是单个物体自身的空间关系。画面中树木、海岸线等水平或垂直的线分割了整个画面。画面整体的空间感并不强烈,艺术风格也偏向平面。画中并未出现对于光影的表达。同时,观者对于作品的欣赏方式也相对自由,既可以从左向右,又可以从右向左观看。

    由于在巴洛克时期“透视原理”已被发现,因此画家在《夜巡》中便充分运用了这一原理。“透视”原理的应用,改变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观看方式,即画面中存在焦点。同时,也固定了画面的观画角度。在空间关系的表达上,画家着重表达主体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将画面中的“旗杆”和“长矛”作为画面的分割线。这组对角线交叉延伸向外,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而“长矛”和“旗杆”的交叉点隐没在重色的背景中,为画面扩展了想象空间。同时画面中明暗色块的布置以及人物前后遮挡的排列方式都引导观画者从主人公看起,视线逐渐转向画面的后方及更深更远的地方,体现了纵深的特性。

    (二)人物的塑造

    两幅作品中人物塑造也存在差异。在《维纳斯的诞生》中,画家并不避讳描绘纯正面角度的人物。维纳斯以正面示人,两侧的“风神”“花神”“春神”纷纷面向维纳斯,画家巧妙地借用画中人物的视线指引视觉中心。《夜巡》中人物的塑造则截然不同,伦勃朗不注重塑造画面中每一个人物,而是主观地区分主次,通过刻画程度不同的人物帮助观者区分画中的主次。同时借由光源指引观众的视线,尽量选择了侧面的表现方式,在刻画时以表现人物的块面及光影关系为主。同时视觉中心之外的人物隐入深色的背景之中,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效果。

    三、封闭的形式和开放的形式

    “封闭”与“开放”主要是针对两幅作品中空间的营造而言。《维纳斯的诞生》画面中“风神”和“花神”飞起的翅膀和为维纳斯穿衣的仙女抬起的手臂有了一个衔接,画面中仙子站的位置与贝壳及飞起的花神、风神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构图,整体的画面被垂直和水平的线条支配(如画面中的树木及海岸线)。画面中的维纳斯位于中心,左右的人物动态构图相互呼应,整体画面比较稳定且对称。画面中的稳定感以及相对静态的画面与美神的优雅形成了呼应。同时相对封闭式的构图也为观众与“神话”优雅地拉开了距离。

    比起波提切利希望美好的神话保持一定“神秘感”,伦勃朗更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夜巡》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严肃,他在作品中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作品中,画家选了“开放式”的构图,在一片深邃的黑色中,画面的空间被无限延伸。同时画中两处亮黄色块在为画面增加节奏感的同时也吸引观众走进画中。黑色的包容性与延伸性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同时也是“开放式”构图的魅力所在。

    四、多样性的统一和同一性的统一

    《艺术风格学》中,沃尔夫林运用这对关系来表现作品中“协调的并列”与“严格的主从”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维纳斯的诞生》画面的赏析,笔者认为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塑造程度相近,采用的描绘技法也相同。因此画面中的局部完整性较好,可以独立构成画面,因此画中的各项元素是并列存在的。而从《夜巡》的画面即可清晰地感受到画中物象的从属关系。作品中的局部无法独立存在,画家对于画中形象的处理也主要为画面的整体服务。通过对比上述两幅作品可以有效帮助笔者理解“多样性的统一”与“同一性的统一”间的差异。

    五、清晰性与模糊性

    结合“清晰性与模糊性”来鉴赏《维纳斯的诞生》和《夜巡》时,笔者认为,两幅作品间存在着“绝对清晰”和“相对清晰”的差异,也是客观真实与情感真实(艺术真实)的体现。

    从形象的塑造方面,《维纳斯的诞生》更加清晰地还原了人物形象的本来面貌。尽管人物造型本就源于画家的想象,但从人物的描绘上,并不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夜巡》中的人物虽是画家对真实的事件及场景的再现,但因画家主观情感与绘画观念的融合,在其所描绘的真实场景中,存在着并不“合理”的构成元素,虽然人物造型写实,却是趋向艺术化的真实。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沃尔夫林提出的“五对关系”概念,分析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两幅作品,歸纳两幅作品的差异及成因并意识到,这与其所处时期绘画风格的差异有着必然的联系。《维纳斯的诞生》和《夜巡》两幅作品一静一动、亦虚亦实。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引领下,人们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为神赋予了人的色彩。画家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时期主流审美对“优雅”的偏爱,画家们在创作时以精致与优雅保留了人类与信仰的距离。而巴洛克时期,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一方面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但同时意识到人本身的伟大。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画作中艺术风格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源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解放与自我意识的逐渐回归。

    参考文献:

    [1]王茜.浅析艺术风格学的理论基础[J].美术大观,2018(5).

    [2]张继超.读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J].大众文艺,2018(12).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