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关成刚+欧阳跃峰+赵玉民[关键词]小切口,西医东渐,西学东渐,大历史一、教学设计思路晚清“西学东渐”,既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又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联系紧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本课又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原因在于:其一,晚清“西学东漸”代表性思想大都比较抽

魏飞[关键词]学术视野,一战爆发,多元视角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决定性事件之一,它不仅给人类带来空前的巨大灾难,又为另一场更具破坏性的战争做下了铺垫。百余年来,人们一直在探求这场大战爆发的原因,希望能从中汲取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面对高二年级选修历史方向的学生,《第

陈洪义+刘剑[关键词]课堂造境,情思历史,脚手架情思历史,是指在中学教学中将情境教学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情感升华,也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范式。“情思历史”中的“情”指情境和情感;“思”指思维和思想,“情思历史”的价值取向是由“知识课堂”走向“思维性课堂”和“生

于云雁+云嘉南[關键词]史料教学,过度诠释,孤证不立,轻率概括史料教学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也可谓一种“初级阶段”的史学研究。所以其既要符合教学论的原则,又要遵守史学研究的规范。但是在史料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些老师似乎忽视了历史研究的学术规范,其主要表现为史料的选

朱孔庭[关键词]视阈融合,学术型教学,核心素养,古代商业生动地展现历史知识,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是每一节历史课所追求的境界。以历史中“人”的情感和智慧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以历史学的思辨性与学术性透彻、规范地解读经典而生动的教学材料,以持

陈明辉[关键词]隐性线索,民族国家,现代化,联邦制,美国,德国在中学的日常教学中,对教材中某些重要的隐性线索解读不到位,甚至是不理解,困扰着一线教师的教学与成长。笔者曾在一所生源较好的重点中学,听到一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公开课。当老师讲到德国的联邦制时,

卞姗姗[关键词]历史解释,时代价值,教学立意,马克思主义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贯穿了人类独有的文明动机,承担着对过去事件的裁剪和浓缩,着眼于事件背后的思想动因,所以史实只是人类思想呈现的载体。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依据史料,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人

唐春波+陈志刚[关键词]知识课程观,经验课程观,历史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改革已进行十余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改革步履维艰。一线历史教师基本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却难以摆脱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由此构成了历史课程改革的难题。课程观是影

王耘+戴羽明+宋颂2017年5月5日,在景山学校主会场举办了“京津冀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协同发展”初步探索暨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专题高端论坛活动。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现场连线天津市梧桐中学和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两个分会场,全国同步在线观看直播的多达上万个端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

陈新民[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概念,证据,神入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知识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谈到历史概念,不仅包括大家熟知的一些抽象的历史专业概念,也叫“实体概念”,如“改革与革命”“民主与专制”“现代化”等;而且也包括超越历史事实的程序性概念,有人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