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夏辉辉[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核心素养,价值追求2017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京津冀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协同发展”活动北京专场的现场会,活动通过网络和现场两个角度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的师生四个月来围绕“洋务运动”这一主题,教师协同教研、学生开展研究性學习的成果,让我们体会到了

李惠军[关键词]京津冀联合教研,洋务运动,学生合作,共建分享5月5日,笔者有幸在北京景山学校见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教学异地互通、师生合成的探究成果展示活动;聆听了马勇、徐蓝两位先生分别就“大直隶”与京津冀一体化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制的学术报告;感受了众多学生、一线老师

郑林[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做历史,问题意识,情境在“京津冀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协同发展”暨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专题高端论坛上,徐蓝教授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五个核心素养所蕴含的深厚史学底蕴和时代要求。如何让这样“高大上”的历史学

马勇[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新北京,近代中国早些天,《历史教学》编辑部和我联系,希望我从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谈谈国家现在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剖析下历史上有什么可资借鉴的经验。其实很多年来,自从开始做历史研究以来,我基本没有写过和现实有关的题目,因为我的专业毕竟是历史,而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英国的课业”,何伟亚中国近代史殖民主义是始于1500年前后的一种政治、经济现象,伴随着二战后非殖民化运动的迅猛发展,日渐衰落,但其影响至今依在。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对殖民主义种种影

[关键词]长时段,尼安德特人,人类起源,现代人关于人的起源与进化问题,是目前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历史教科书,尤其是高中教科书的编写也与时俱进,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适时修改教科书中的传统观点。例如,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就

张禄佳吴玮[关键词]美苏争锋,批判思维,用教材教新课程改革主张以“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认为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所谓“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做对话的媒介,其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而是“获得提问与反思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引入史料

[关键词]历史人物,澶渊之盟,宋真宗“历史课堂中的‘人——包括历史舞台的人,学习主体的人,课堂组织的人……应彼此沟通、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如何把历史中的人与学习中的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是笔者在思考的问题。人教版选修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有这样一段表述:“11世纪初,

[关键词]历史,综合探究课,目标设计,定位,实践,价值在学科课程范畴内增加综合探究课,并以文本形式在教材中予以呈现,这是世纪初开启的课程改革所做出的努力。该轮改革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改革重点,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转变学习方式,而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历史科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过度掌控,教师扶着学生、牵着学生甚至绑着学生完成教学过程。新课程历史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新课程的自主学习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